鹧鸪天(其四)睡起即事

水荇参差动绿波。一池蛇影噤群蛙。

因风野鹤饥犹舞,积雨山栀病不花。

名利处,战争多。门前蛮触日干戈。

不知更有槐安国,梦觉南柯日未斜。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生机盎然又略带凄清的夏日池塘画面。"水荇参差动绿波"写出了水草在微风中摇曳,泛起绿色涟漪,富有动态美。"一池蛇影噤群蛙"则通过蛇影和沉默的蛙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寂静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以"因风野鹤饥犹舞"描绘了野鹤在饥饿中仍挣扎起舞,展现了生命的坚韧;"积雨山栀病不花"则暗示了连绵的雨导致山栀花未能盛开,隐含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借景寓情。

"名利处,战争多"直接点明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纷争不断的世态的批判。"门前蛮触日干戈"运用典故,比喻即使是最微小的利益争夺也会引发冲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两句"不知更有槐安国,梦觉南柯日未斜"借用《南柯太守传》的故事,表达诗人对于理想世界(槐安国)的向往,以及现实中无法逃避的现实感,同时以"日未斜"暗示时间流逝,寓言式的结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和个人理想的寄托,体现了辛弃疾词作的豪放与哀婉并存的特点。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二)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樽俎风流有几人。当年未遇已心亲。

金陵种柳欢娱地,庾岭逢梅寂寞滨。

樽似海,笔如神。故人南北一般春。

玉人好把新妆样,淡画眉儿浅注唇。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五)

病绕梅花酒不空。齿牙牢在莫欺翁。

恨无飞雪青松畔,却放疏花翠叶中。

冰作骨,玉为容。当年宫额鬓云松。

直须烂醉烧银烛,横笛难堪一再风。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一)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