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二)席上再用韵

水底明霞十顷光。天教铺锦衬鸳鸯。

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方竹簟,小胡床。晚风消得许多凉。

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更断肠。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夏日池塘画面。"水底明霞十顷光"写出了水面下倒映着天空的霞光,犹如十顷波光粼粼的绸缎,美丽动人。"天教铺锦衬鸳鸯"进一步强调了这如画的意境,仿佛是大自然特意安排鸳鸯在锦缎般的水面嬉戏。

"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两句运用了比喻,将杨柳比作南朝名臣张绪的飘逸,莲花比作唐代诗人张祜(字六郎)的清雅,形象地刻画出杨柳的柔美和莲花的纯洁,表达了词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

"方竹簟,小胡床。晚风消得许多凉"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惬意,竹席和小胡床(一种小型坐具)透出清凉,晚风轻轻吹过,带来丝丝凉意。词人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舒适。

最后两句"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更断肠"则转为抒发情感,白鸟归巢,夕阳西下,这些景象触发了词人的离别之愁,"残□"可能指夕阳的残影,也可能是心中的遗憾,使得词人内心更加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池塘的美景,同时融入了词人的情感,展现出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淡淡的哀愁。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十三)送元省干

敧枕婆娑两鬓霜。起听檐溜碎喧江。

那边玉箸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

诗酒社,水云乡。可堪醉墨几淋浪。

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四)睡起即事

水荇参差动绿波。一池蛇影噤群蛙。

因风野鹤饥犹舞,积雨山栀病不花。

名利处,战争多。门前蛮触日干戈。

不知更有槐安国,梦觉南柯日未斜。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二)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樽俎风流有几人。当年未遇已心亲。

金陵种柳欢娱地,庾岭逢梅寂寞滨。

樽似海,笔如神。故人南北一般春。

玉人好把新妆样,淡画眉儿浅注唇。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