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闻衲子著深功,但见龙孙送好风。
尊宿尚留双塔在,众丘皆让一山雄。
禅关暂到何须住,法窟虽深岂用穷。
若问如如心自在,梦魂不入大槐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其二)》。王炎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内心世界的超然。
首句“未闻衲子著深功,但见龙孙送好风。”运用了佛教修行的隐喻,衲子指的是僧人的袈裟,而不提及修炼之功,只是感受到了如同仙风一般的佳气。这表明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体验,并且能够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滋润。
“尊宿尚留双塔在,众丘皆让一山雄。”这里描绘了黄龙山雄伟的景象,双塔犹如历史的见证,众丘相比之下,都显得逊色。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黄龙山的壮丽。
“禅关暂到何须住,法窟虽深岂用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超脱态度,即使面对深邃的佛教禅定之地,也不需要久留,因为内心已然自在。
最后,“若问如如心自在,梦魂不入大槐宫。”如如心指的是一颗平和、自在的心灵。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在梦中,也不会被世俗的牵绊所困,即使是那壮观的黄龙山也不例外。
整首诗体现了王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超脱,是一篇融合了佛教意境与山水诗意的佳作。
不详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老南蜕骨几何年,揖客支筇谩曲拳。
本自心清无染著,岂因境静息攀缘。
我行不值挥犀语,公到惟堪扫榻眠。
尚有诗魔降未得,不禁物色巧勾牵。
踉蹡揖客客为谁,依旧骊珠色陆离。
不谓远游来此地,未能小隐待何时。
惯看覆手仍翻手,休问开眉与皱眉。
归去淮山访猿鹤,清风满袖自披披。
孤飞欲作上林游,塞北来时天始秋。
世路岂无矰缴虑,水乡聊作稻粱谋。
摩云不惮关山远,刷羽定非鸡鹜俦。
待看草青烟浪暖,带将春色离南州。
洗盏从容对圣贤,笑谈未了意悽然。
折腰我既惭陶令,肆志公宜学仲连。
三沐三熏嗟已晚,一觞一咏乐馀年。
人穷愈甚诗方好,留取珠玑向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