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二)

天教桃李作舆台,故遣寒梅第一开。

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大自然让桃树李树沦为低贱的装饰,故意让寒冷的梅花最先绽放。
请依靠隐士收集芳香的艾草,国色的梅花香气随雨水洒落在青苔上。

注释

天教:大自然使然,赋予。
桃李:泛指春花,这里比喻地位卑微的人。
舆台:古代地位低下的人,这里比喻桃李。
寒梅:冬季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幽人:隐居的人,有修养的君子。
艾蒳:艾草,一种有香味的植物。
国香:指梅花的香气,被视为中国的名贵香气。
青苔:绿色的苔藓,常用于描绘清幽、静谧的环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开篇“天教桃李作舆台,故遣寒梅第一开”两句,意在表达大自然赋予了桃李以形成繁茂之势,却特意让寒梅成为春季第一批开放的花朵,彰显其独特的美丽和先锋者的角色。

接下来的“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两句,则从动作转向静景。诗人借用“幽人”一词,营造了一种隐逸自在的意境。这里的“艾蒳”,通常指的是野菊花,但也可以泛指其他野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切的情感,以及对那些不起眼却又独具风情的小花小草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三)

白发思家万里回,小轩临水为花开。

故应剩作诗千首,知是多情得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四)

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

夜寒那得穿花蝶,知是风流楚客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五)

春入西湖到处花,裙腰芳草抱山斜。

盈盈解佩临烟浦,脉脉当垆傍酒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六)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催。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