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五)

春入西湖到处花,裙腰芳草抱山斜。

盈盈解佩临烟浦,脉脉当垆傍酒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春天来临,西湖处处花开,
芳草如女子的细腰,环绕着山脚斜伸。

注释

春:春天。
入:进入。
西湖:杭州西湖。
到处:各处。
花:花朵。
裙腰:形容草如女子的细腰。
芳草:香草,这里指青草。
抱:环绕。
山斜:山脚斜伸。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解佩:解下佩饰,古代女子常用以表达情感。
临:靠近。
烟浦:雾气笼罩的水边。
脉脉:含情脉脉,形容眼神温柔而深情。
当垆:古代女子在酒店卖酒或调酒。
傍:旁边。
酒家:酒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属于《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的第五首。全诗通过描绘春日西湖之美景,以花草山川之间的情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受。

"春入西湖到处花"一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画面,西湖四周花开得正盛。紧接着"裙腰芳草抱山斜"则是从细部描写转向广阔景观,通过“裙腰”这个形象来表现出草地在山脚下蜿蜒曲折的动态美。

第三句"盈盈解佩临烟浦"中的“盈盈”二字用以形容水波轻柔的样子,配合“解佩”一词,更显得湖面如同玉带般光滑。"临烟浦"则是指诗人站在湖边,眼前是一片迷雾缭绕的美景。

最后一句"脉脉当垆傍酒家"中的“脉脉”形容水流细腻而有节奏感,“当垆”即在堤岸旁,而“傍酒家”则暗示了诗人或许是在湖边的某个酒肆中赏景饮酒,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也折射出苏轼本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六)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催。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七)

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斗生枝。

檀心已作龙涎吐,玉颊何劳獭髓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八)

湖面初惊片片飞,樽前吹折最繁枝。

何人会得春风意,怕见梅黄雨细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九)

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寒梅似与春相避,未解无私造物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