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发崇让宅紫薇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日的寂寞与离别之情。开篇“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写出了诗人对那株紫薇花独自欣赏的景象,它在秋天的庭院里经受着细雨的洗礼,花朵依然保持着美丽而不为所动。这里,“浓姿”形容紫薇之美,而“类轻埃”则是对那细雨的描写,既表达了诗人对这静谧景象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

接着,“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诗人似乎在感叹紫薇之所以不轻易凋零,是因为它内在的坚韧与力量。然而,这种坚守也预示着一种即将到来的别离,这里“已欲”二字表露了诗人的预感和无奈。

下片,“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则写出了另一番景象。在这里,桃花的细枝(绶)似乎在含蓄地表达着某种情愫,而它与露水之间的关系,也许隐喻了诗人与所思之人的关系。同时,柳絮(绵)则被用来形容相互间的怀念,它们隔绝在章台两边,无法相见,这里章台不仅是物理上的隔阂,也象征着情感上的阻隔。

最后,“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则是一种对命运的质疑与无奈。诗人似乎在询问,为何自己和所爱之人都像是命运的玩弄物,被迫经历生离死别。这里“天涯地角”形容了世界的边际,而“同荣谢”则表达了一种共鸣,尽管如此,是否需要像移栽花木一样去适应环境、改变自己的根基呢?这个问题充满了诗人的无奈和对命运的不解。

整首诗通过紫薇、桃绶、柳絮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以长存,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脆弱和离别之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面对自然和命运时的人类无力感。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促漏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

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哀筝

延颈全同鹤,柔肠素怯猿。

湘波无限泪,蜀魄有馀冤。

轻幰长无道,哀筝不出门。

何由问香炷,翠幕自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城上

有客虚投笔,无憀独上城。

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

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

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