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春晚,和陆素窗姊韵

昼静帘垂,落花满地莺无语。乱愁如许。

不共春归去。伫望天涯,一带云连树。人何处。

相思难诉。分付风前絮。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春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首句“昼静帘垂,落花满地莺无语”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白天的寂静与窗帘的垂落,映衬着满地的落花,连黄莺也仿佛因这氛围而沉默。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沉静与思考。

接着,“乱愁如许。不共春归去”两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面对春天的离去,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更迭,更是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可能与之相伴的美好事物一同远去的无奈与哀愁。

“伫望天涯,一带云连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主人公站在某处,眺望着远方,天边的云与远处的树相连,既是一种视觉上的延伸,也是内心思绪的投射。这里的“天涯”并非实指,而是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可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是对某种理想、追求的向往。

最后,“人何处。相思难诉。分付风前絮”将情感推向高潮。在这样的场景下,主人公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只能寄托于随风飘扬的柳絮。柳絮在这里既是自然界的元素,也是情感的载体,它随风飘散,象征着主人公的情感无法直接传达给对方,只能任其随风飘荡,最终消失在无尽的空间中。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春逝、离别、思念等主题的深刻理解与细腻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收录诗词(6)

尤澹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寄呈心斋先生

新凉夜散梧桐树。高阁卷帘凝伫。

人隔蒹葭谁共语。

风前短笛,柳梢残月,尽是牵愁处。

浮云富贵何堪数。转瞬韶华不如故。

去去仙源寻旧路。

青衫云鬓,红裙泪眼,总被多情误。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风入松.题谢文节公遗琴,奉简素江先生按谱

太和终古在人间。古调至今弹。

烬馀不朽传清散,遗琴比、埋剑重看。

文谢音容珠璧,一弹再鼓燕山。黄钟律中彻天关。

名教自安闲。雉媒鼎镬逃威地,寻芳躅、来者怡然。

如此从容风度,千秋足和薰弦。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浣溪沙.题白华夫人墨兰遗册

纫佩无由到澧湘。画眉窗下细评量。

纤纤腕底自芬芳。

仙种料非怀梦草,墨花岂是返魂香。

教人辗转思茫茫。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长亭怨慢.秋柳

断魂处,冷烟疏雨。远岸斜桥,乱垂残缕。

漫说风流,可怜不是旧张绪。

春前曾记,向镜里、描眉妩。

换了好繁华,更瘦减、腰支难舞。秋暮。

剩残蝉留恋,叶底抱吟凄楚。

莺梭燕剪,恨抛却、青青都去。

最怕听、唱彻阳关,又勾起、离愁如许。

过几点芦花,休认长条飞絮。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