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

薄晚憩高林,好风吹我襟。

斜红翻鹭翅,空碧湛波心。

云坞牛羊下,烟汀竹筱深。

一声渔笛罢,袅袅送馀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傍晚时分我在高树林中休息,清风轻轻吹动我的衣襟。
夕阳映照下,鹭鸟翅膀上的红色斑点闪烁,湖水清澈见底,泛着宁静的蓝光。
云雾缭绕的山谷间,牛羊悠然走过,烟雾笼罩的洲渚上,竹林幽深。
一曲渔笛声结束后,余音袅袅,久久不散。

注释

憩:休息。
高林:高大的树林。
好风:清风。
襟:衣襟。
斜红:夕阳映照的红色。
翻鹭翅:鹭鸟翅膀上的斑点。
湛波心:清澈的湖水中心。
云坞:云雾缭绕的山谷。
烟汀:烟雾笼罩的洲渚。
竹筱:细竹。
渔笛:渔夫的笛声。
袅袅:婉转悠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向往之情。开篇“薄晚憩高林”,设定了一个黄昏时分,微风习习,环境清幽的场景。“好风吹我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风的享受和喜悦。

接下来的“斜红翻鹭翅,空碧湛波心”,通过对夕阳余晖映照水面,以及鹭鸟翅膀在水天相接处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诗人用“斜红”、“空碧”来形容光线与色彩的变化,更显出画面之美。

“云坞牛羊下,烟汀竹筱深”,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图景。云似坞(土堆)的形象增加了景物的立体感,而牛羊在此活动,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烟汀”与“竹筱深”,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一声渔笛罢,袅袅送馀音”,诗人通过渔人的笛子声音的描绘,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留恋。渔笛的声音在空中回荡,给画面增添了一抹淡远而不失柔美的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喜雪应制次韵

嘉平瑞雪映苍华,寒冻河源万里沙。

贝阙珠宫眩云海,琼林玉树散空花。

先春知为农祥应,泽物深随德意遐。

不隔宠光回寸草,何妨梅柳自萌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游希夷观(其二)

枫老丹成叶,芦轻雪作花。

晚风何处笛,疏柳欲栖鸦。

绝壁生虚霭,晴天点片霞。

莫教残酒醒,客里易思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游希夷观(其一)

秘馆白云边,来游记昔年。

黄冠姿槁甚,败屋意萧然。

访古知仙裔,看碑识汉镌。

危栏聊徙倚,风袂欲翩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登一览亭有怀亡弟成老下世

半年懒向此经行,上巳重来雨乍晴。

三径就荒春草合,一亭依旧暮山横。

怅怀丘壑空陈迹,极目园林不胜情。

老境何堪风断雁,倚栏挥泪咽溪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