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贻

饮筵博席与心违,野眺春吟更是谁。

琴有涧风声转澹,诗无僧字格还卑。

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

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宴饮的场合中,我的心却与之相悖,独自欣赏野外春景,低声吟唱,又有谁能理解。
琴声中仿佛有山涧清风,变得越来越淡雅,而我的诗歌,缺少了僧人的禅意,显得朴素简单。
遗憾的是,我离开了水乡,披着蓑衣在雨中劳作,贫穷的生活甚至不如长安的樱花时节。
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可能会嘲笑我,因为在权贵们的生活中,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行动不合常规。

注释

饮筵:宴会。
博席:广大的宴席。
心违:内心不自在。
野眺:野外远望。
春吟:春天的吟唱。
涧风声:山涧的风声。
转澹:变得清淡。
僧字格:僧人的诗风。
卑:朴素。
水国:水乡。
荷蓑雨:披着蓑衣在雨中。
贫过:比...更贫困。
樱笋时:樱花盛开的季节。
头角俊髦:才华出众的年轻人。
应指笑:可能会嘲笑。
权门:权贵之家。
踪迹:行动轨迹。
差池:不合常规。

鉴赏

此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名为《自贻》。从这段落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不屑世俗的高洁情怀。

"饮筵博席与心违,野眺春吟更是谁。"

这里诗人借用“饮筵”和“博席”来描绘一场宴席的繁华场景,但他表明自己的内心与这种喧嚣无关,同时也对远处传来的春日吟唱感到陌生。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超脱物外、不为红尘所动的心境。

"琴有涧风声转澹,诗无僧字格还卑。"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谈论艺术创作。首先,他形容自己弹奏的琴音如同山涧中的清风,声音清新而纯净;然后他说自己的诗歌中没有低俗的词汇,文辞高雅却不失谦逊。这两句显示了诗人追求艺术上的高洁和自我要求的严格。

"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他说自己怨恨无法将那些如同水边蓑草般珍贵的记忆带走,同时也感慨于自己在繁华的长安城中度过了贫穷的樱花季节。诗人通过这两句,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现实中的苦涩。

"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嘲自己的年轻气盛如同美好的发式令人称羡,但自己却对那些追求权力的人的踪迹感到不屑一顾,只愿独自徜徉在池塘边。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超然物外和清高自许。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自适

紫陌奔驰不暂停,送迎终日在郊坰。

年来鬓畔未垂白,雨后江头且蹋青。

浮蚁满杯难暂舍,贯珠一曲莫辞听。

春风秪有九十日,可合花前半日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自遣

强健宦途何足谓,入微章句更难论。

谁知野性真天性,不扣权门扣道门。

窥砚晚莺临砌树,迸阶春笋隔篱根。

朝回何处消长日,紫阁峰南有旧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舟次通泉精舍

江清如洛汭,寺好似香山。

劳倦孤舟里,登临半日间。

树凉巢鹤健,岩响语僧闲。

更共幽云约,秋随绛帐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舟行

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

村逢好处嫌风便,酒到醒来觉夜寒。

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

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