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芜湖

倚棹鸠兹邑,山光杂水氛。

估樯蟠郭近,市语隔江闻。

烟气凝为雾,歌风散入云。

古来佳丽地,无日不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芜湖这个城市所见的景色与感受。首句“倚棹鸠兹邑”,诗人以“倚棹”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自己停泊舟船于鸠兹(即芜湖)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对这片土地的亲近感。

接着,“山光杂水氛”一句,通过“山光”与“水氛”的交织,勾勒出一幅山水交融、烟波浩渺的画面,展现出芜湖自然风光的壮丽与和谐。

“估樯蟠郭近,市语隔江闻”则进一步描绘了城市的繁华景象。估樯,即商船,此处形容商船密布,靠近城市,显示出芜湖作为商贸重镇的繁荣。而“市语隔江闻”则通过听觉的角度,表现了市井生活的喧嚣与热闹,即使隔着江水也能感受到。

“烟气凝为雾,歌风散入云”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烟气比作雾,歌风比作歌声,形象地描绘了芜湖夜晚的景象,既有朦胧的美,又有音乐般的韵律感,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最后,“古来佳丽地,无日不纷纷”表达了对芜湖这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的赞美之情,强调了其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之地,每一天都充满了活力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芜湖自然景观和城市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97)

徐石麒(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山云谷

云栖传胜地,钟板六时开。

一钵当峰立,双松拥户来。

瀑泉飞石涧,岩树荫香台。

旧有题诗在,生公去不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望湖亭口占

俯槛即湖阴,沿流望隔浔。

峰开三面色,人杂五方音。

箫鼓龙祠闹,松楸马脊深。

悠然喧寂理,飘泊一观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蓟州道中

匹马渔阳道,休嗟行路难。

霜林无定叶,秋水有馀寒。

白雁飞初下,明霞落未残。

盘山凝望里,烟外出层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杨明府龙友以山水画扇见寄并订游吴之约以诗代答

杨君黔州客,爱写吴下山。

沙中群雁起,天末孤云还。

橘柚经冬树,杨梅销夏湾。

扁舟何日共,吹笛到吴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