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一首(其十一)

撼树良久,好手手中呈好手。

得用得体,一不成兮二不是。

三十拄杖放渠侬,大似贼过后张弓。

形式: 偈颂

翻译

用力摇晃大树许久,技艺精湛的人手中展现出精湛的技艺。
无论是使用还是表现都恰到好处,但一个也不对,两个都不合适。
到了三十岁就拿着拐杖教训他,就像强盗过后拉满的弓。

注释

撼树:用力摇晃树木。
良久:很长时间。
好手:技艺高超的人。
得用:恰当的使用。
得体:合乎情理,恰当。
三十拄杖:三十岁时需要依赖拐杖。
渠侬:他,指被教训的对象。
大似:非常像,比喻。
贼过后:强盗抢劫后。
张弓:拉开弓准备射箭,比喻紧张戒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益所作的《颂古十一首》中的第十一首。诗中以独特的比喻和口语化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某种情境或人物的批评与讽刺。"撼树良久,好手手中呈好手",描绘了用力过猛却又不得要领的情景,暗示着做事不得法,用力不当。"得用得体,一不成兮二不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恰当的行为,指出无论怎样努力都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三十拄杖放渠侬",这里的"三十"可能象征着年龄或经验,而"拄杖"则暗示老者或权威,"放渠侬"则带有轻蔑之意,意指让这个人自食其果。最后一句"大似贼过后张弓",形象地比喻这种行为的结果就像强盗抢劫后留下满目疮痍,让人感到狼狈不堪,如同被射出的箭矢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不智行为的嘲笑和批评,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收录诗词(115)

释子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一首(其十)

地藏栽田博饭,大似饥过心荒。

听它三三两两,佛法浩浩商量。杓柄那知有短长。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十一首(其八)

抛砖引玉老香严,打著南边动北边。

听事不真钟作瓮,至今千古错流传。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十一首(其六)

尽道赵州勘婆子,不知婆子勘赵州。

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十一首(其三)

狗子佛性无,铁船水上浮。

顺风帆未挂,已过洞庭湖。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