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十月生日作

行年四十颜衰久,强半天涯叹离群。

臣壮不如今欲老,后生可畏竟无闻。

冲寒黯黯孤城日,匝野冥冥大海云。

从古书生能慷慨,一杯遥酹杜司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莹在四十大寿时所作,表达了一位中年文人对时光流逝、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蕴含了对社会世态的观察。

首联“行年四十颜衰久,强半天涯叹离群”,开篇即道出诗人已至不惑之年,岁月的痕迹在他脸上留下了衰老的印记,他感叹自己在广阔的天地间,如同孤独的旅人,远离了往日的伙伴和群体。这种孤独感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颔联“臣壮不如今欲老,后生可畏竟无闻”,诗人回顾自己的壮年时期,与现在的状态形成对比,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他也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但遗憾的是,似乎并未听到他们的声音或成就,流露出一种对时代新人的期待与失望交织的情绪。

颈联“冲寒黯黯孤城日,匝野冥冥大海云”,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沉重。寒冷的天气、黯淡的日光、环绕田野的乌云,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的恶劣,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压抑。

尾联“从古书生能慷慨,一杯遥酹杜司勋”,诗人以历史上的慷慨书生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仍能保持高洁的情操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他举杯遥祭杜牧(字司勋),既是对这位唐代诗人的敬仰,也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代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1)

姚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郡斋红蕉数株,六八月放花,至十一月强半叶枯而花未已,小鸟时时来啄,诗以慰之

玲珑石畔倚轻红,开落纷纷小院中。

为伴愁人听夜雨,那堪娇鸟啄秋风。

芳心密卷终难放,绿叶欹残尚一丛。

不用天涯嗟岁晚,春风犹在海云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别颖斋观察

久生若浮云,来往任所寄。

况乃忧患中,托身君子契。

使君经国彦,植身圭璋器。

缔交重金兰,问言别泾渭。

台洋古荒服,圣代所新置。

开辟千里疆,闽粤赖屏蔽。

九重咨守牧,惟君实干济。

永念民番忧,抗言陈大计。

簿书常午夜,妻子惜况瘁。

盗已靖萑苻,军还罢烽燧。

莹也江海人,狂直疏世事。

愧乏鹦鹉才,风尘久沦弃。

吾师开幕府,闽浙实总制。

知弟莫若师,居常发深喟。

此非一世才,谆语自韬晦。

君能置腹心,蒙敢吝微技。

既鼓邯郸瑟,时下雍门泪。

忘形到尔汝,礼岂为我辈!

冬夜非不长,语多犹少寐。

焦冥游溟渤,自此快心意。

胡乃远别离,又向长安市。

陈遵辖再投,徐稚榻几敝。

世事苦牵促,一朝遂分袂。

赠我橐中装,千金概然致。

谆谆商出处,夷险问身世。

强壮服官年,遐哉他日志。

春风三月花,娇鸟弄声碎。

剧饮且欢娱,何惜千杯醉!

沧波万里去,浩浩天无际。

安得素心人,同鼓中流枻。

形式: 古风

三月朔日,自台湾放舟至澎湖,忽遇北风,舟南驶不可收,越两日夜达粤东之惠来,乃舍舟登陆,间道至潮州,偕方子步琛登江楼小饮,凭槛有作,寄颖斋观察

因循海外客,乘春得归遂。

三月挂蒲帆,岂不竞便利。

海平若明镜,毛发纷可计。

已去毗舍城,澎湖到天际。

舟人笑语喧,金厦一瞬至。

北风横作恶,忽尔掀大地。

波涛起万峰,一落千丈势。

我艘如一叶,上下不自制。

舟子散发呼,坐客昏如醉。

呕吐苦万状,魂惊胆欲碎。

皆拚葬鱼腹,谁复谋生意!

我眠昧昏旦,屈伸拥一被。

渐觉狂风轻,山色横空翠。

不知地何许,且喜舟前峙。

舍舟竞奔岸,相聚如再世。

三日至潮州,喜极翻成涕。

方生独矫矫,颇有凌云气。

携手登江楼,村醪聊自媚。

群山拥翠鬟,一郡雄百雉。

上窥百粤关,下览韩江寺。

昌黎百代人,得失一时事。

昔时瘴疠乡,异日繁华地。

歌舞竞楼船,酡颜拥珠翠。

古今犹一息,江山更兴废。

有意访逐臣,无心问佳丽。

萧条木兰花,槛外发深思。

明灭乱离中,莽苍阳光晦。

何时众阴消,一奋金乌翅。

光烛大九州,斯文不终坠。

酒阑发清兴,狂笑恣一吷。

深忆贤主人,终始无相弃。

形式: 古风

留别台中人士(其一)

谊阗祖帐满城闉,挂席中流一怆神。

绝海万人争召父,全家终日托波臣。

天回暗岛舟长夜,地尽穷荒古不宾。

得失微官何足问,圣朝宵盰在生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