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冠豸取能触,佩剑取能割。
饮酒移气体,我亦嗜清辣。
举白欲下咽,丹腑已通达。
温温坎离间,正气自旋斡。
于焉养真勇,险语犯天闼。
千钟建太平,岂徒为消渴。
这首诗作于宋代,作者是冯时行。诗中描绘了主人公饮酒的场景和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修养的心态。
“冠豸取能触,佩剑取能割”一句,通过对古代官员帽饰——豸(一种带有獠牙的装饰)以及佩剑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身份的尊贵和力量的象征。同时,这两样物品也是文人武士气质的体现。
“饮酒移气体,我亦嗜清辣”表明主人公喜欢喝酒,并且偏好清凉、滑辣的滋味。这不仅是对美酒的享受,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个性化的选择。
“举白欲下咽,丹腑已通达”描述了主人公举杯将要饮用的情景,以及内心的畅快无阻,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温温坎离间,正气自旋斡”则从中医角度表明酒精的作用以及身体机能的和谐,这里“正气”的概念体现了对健康状态的一种追求。
“于焉养真勇,险语犯天闼”一句,则展现了主人公在饮酒之余,更深层次上是在培养自己的真实勇气,不畏艰难,敢于表达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和意见。
最末的“千钟建太平,岂徒为消渴”则是对前文所述的一种升华,表明饮酒并不仅仅为了解渴,更是在追求一种精神层面的太平盛世,这里的“太平”有着更深远的寓意,不只是指个人,而是希望社会整体达到和谐与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饮酒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在生活中的个性化选择,以及对于精神境界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不详
巨木架长虹,横跨惊湍上。
有如排世难,出力贵用壮。
行人知宝地,非此欲何向。
因怀济川功,作诗镵绝嶂。
五音不害道,其如哇淫何。
聊以写我心,素琴时按摩。
澹泊有妙意,岂忧焚天和。
贤哉等冥鸿,竟免婴祸罗。
晨策东篱路,煌煌寒菊英。
我岂无他人,底事忆渊明。
忘言会诸理,扫尽世俗情。
悠然见南山,此意谁与评。
六籍圣贤心,归来还下帷。
老瓦烧柏子,冉冉度游丝。
侏儒饱欲死,灵均自长饥。
尘言污人耳,夜来洗涟漪。
更欲清鼻观,引手时一披。
知我其惟天,不须对愚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