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舟中

栖迟白门下,行采青溪蕨。

隔水望三山,迢迢不可越。

中路逢胜友,相携理兰楫。

霜叶兼帆度,江花背棹发。

东迎晨曦出,西送素辉没。

彼美隔蒹葭,一水如天末。

琼枝未获攀,瑶草何由掇。

相期赴良晤,毋令蕙草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白门舟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句“栖迟白门下”,诗人以“栖迟”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白门的悠闲生活状态,仿佛是鸟儿归巢,鱼儿入水,流露出一种宁静与满足。接着“行采青溪蕨”,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他漫步于青溪旁,采摘着蕨菜,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

“隔水望三山,迢迢不可越”,诗人站在水边,遥望着远处的三座山峰,它们似乎遥不可及,隐喻着人生的追求与远方的梦想。接下来的“中路逢胜友,相携理兰楫”,描述了诗人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同划船,共享着旅途的快乐与友情的温暖。

“霜叶兼帆度,江花背棹发”,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活力。霜叶随风飘落,船只穿越水面,江边的花朵在船桨的推动下绽放,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生命的韵律与自然的魅力。

“东迎晨曦出,西送素辉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诗人以晨曦与月辉的交替,象征着生活的循环往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

“彼美隔蒹葭,一水如天末”,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意识到距离的遥远,如同隔着芦苇的美景,只能远观而不可触及,寓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琼枝未获攀,瑶草何由掇”,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既有遗憾,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相期赴良晤,毋令蕙草歇”,诗人与朋友约定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奥秘,不让心中的美好情感消逝,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与对精神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84)

张家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海淀题石上

棱棱碧山骨,奇与巧兼擅。

似经鬼斧斫,谁遣神鞭转。

主人国柱石,搜罗置亭院。

岩壑相蔽亏,峰峦互隐现。

云生莲势动,雨过苔文绚。

既藏宛委篇,亦竖韩陵片。

铿铿流赋响,铮铮答歌串。

生成补天物,五色不待鍊。

岫幌昼常开,磴道时独践。

会当逐灵槎,言归天汉畔。

岁旱望为霖,好作零陵燕。

形式: 古风

圯上怀留侯

楚楚韩公子,意气何慨慷。

破产结壮士,愤此宗国亡。

往往感异人,出身为连□。

惜哉博浪椎,不获摧嬴秦。

既谢沧海君,还过圯桥旁。

仙人黄石公,素书发秘藏。

遂揖隆准公,长驱入咸阳。

秦摧项亦蹙,托身亡何乡。

良则能用汉,非汉能用良。

至今钦英风,激烈动肝肠。

形式: 古风

与琼敷堂主人论诗

雅乐久不振,举世淫其声。

繁弦与急响,嘈杂难为听。

之子青莲后,山水寄幽情。

为我鼓瑶琴,指下清泠泠。

一曲犹未终,风泉满座生。

问君何能尔,近得师连成。

吾闻声音道,可以通神明。

靡曼不足耻,所贵在和平。

愿君终秘惜,勿为俗耳更。

形式: 古风

题虎丘慧日上人雪艇

闻师禅坐处,舟居却非水。

一叶破渺茫,高风继船子。

大地琉璃寒,消息梅花里。

谁知火宅中,清凉有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