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

俨俨耸石壁,拆穴中流泉。

断崖散激激,曲窦藏涓涓。

蓄润活古藓,烝虚发晴烟。

时怀一勺惠,使我心泠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俨俨耸石壁"一句,通过对石壁雄伟气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磅礴力量感。紧接着的是"拆穴中流泉",泉水从岩石的缝隙中流淌出来,这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水的生命力,也暗示着诗人对内在美好事物的发现与欣赏。

接下来的"断崖散激激,曲窦藏涓涓"进一步渲染了山石间泉水流动的生机与活力。"断崖"指的是崎岖不平的山崖,而"激激"形容泉水奔腾而下的样子;"曲窦"则是指那些弯曲的洞穴,"涓涓"则是泉水在这些隐秘处轻声细语的声音。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映射出诗人对生命力与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蓄润活古藓,烝虚发晴烟"一句中,"蓄润"指的是泉水滋润着周围环境,"活古藓"则是在形容这些古老的苔藓因泉水而得以保持生机。"烝虚"是指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大地,而"发晴烟"则描绘了一种清新的自然之美。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生命更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叹。

最后一句"时怀一勺惠,使我心泠然"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慰藉。"一勺惠"可能是指从泉水中汲取的一捧清凉,或者更深层次上,是对大自然无私赐予的感激与珍惜。"心泠然"则形容诗人在此情境下的内心之宁静与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山石泉水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哲思,同时也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清新脱俗、生命力旺盛的自然世界。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邛州倅

将欲言治人,必先由正身。

身正人自治,此化行如神。

总总群圣书,论说尤谆谆。

后贤守为法,不敢忘逡巡。

有欲著其迹,更假他物伸。

或取几杖明,或用盘盂陈。

或则铭于座,或则书于绅。

此皆贪道者,欲己日夕亲。

涵泳既滋久,盛德光璘璘。

鲁侯相门子,佩义而服仁。

来乘别驾舆,齿发何青春。

开口议政事,条件皆有伦。

春露与秋霜,畏爱其吏民。

尚惧有片缺,不使其质纯。

乃于厅事侧,开轩承甲寅。

题曰三省堂,大构高榜新。

地古物象野,水竹清衣巾。

公暇每居此,寂嘿如隐沦。

冥心以自观,外揣复内循。

一有所不逮,补绽无纤尘。

既已自作诗,文理相彬彬。

宛转示明戒,欲使风俗淳。

愚重侯所存,再拜无辞频。

待己固如此,贤哉君子邻。

常愿此基构,永不罹荆榛。

有坏则请修,使之名不泯。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邛州赏丰亭

人之创亭意,大率繇己便。

夫何我公者,所作异他见。

临邛郡东北,井井画群甸。

其民喜施力,无岁不登衍。

公因到城上,有此多稼羡。

而云彼嘉谷,诚我民所擅。

如其每用此,岂不乡土恋。

伊我牧其众,胡尔惧流转。

遂兹谋栋宇,显显向一面。

题为赏丰字,义不止营缮。

常时命僚侣,于时歌管荐。

高谈诧上瑞,衮衮莫之倦。

擎酒揖大野,指顾一欣忭。

田夫各相语,我辈谁曰贱。

太守亦为我,今日又张宴。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任氏鸣珰桥

清溪漱碧崖,衮衮寒声落。

子川爱溪声,架桥横绝壑。

山风撼松月,倚槛听喷薄。

遂号曰鸣珰,古人无此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任居云栖枝阁

峨峨仙鸾山,杳杳山上阁。

道傍问耕者,居云之所作。

居云倜傥士,缰锁不可缚。

读书三十年,议论写不涸。

纵横入众艺,深晓不止略。

自笑与世疏,回首念岩壑。

安排事幽隐,终老期此托。

结茅层峦巅,退比篱下雀。

栖枝榜其号,意岂羡鹏鹗。

时兹入岑绝,寄愤满寥廓。

江风拂危栏,涧月满疏箔。

独横古溜琴,远意追淡泊。

萧萧履霜操,隐隐天外落。

飘扬杂仙籁,泛响度林薄。

其谁共高兴,唯此猿与鹤。

愿言解尘缨,一赴方外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