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操十首(其六)岐山操

我家于豳,自我先公。伊我承绪,敢有不同。

今狄之人,将土我疆。民为我战,谁使死伤。

彼岐有岨,我往独处。人莫余追,无思我悲。

形式: 琴操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家风与族训,以及对外来侵略者坚决抵抗的诗歌。诗人以"我家于豳,自我先公"开篇,表明自己的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接着"I伊我承绪,敢有不同"强调了个人对于家族传统的坚守与尊重。

在"今狄之人, 将土我疆"一句中,诗人指出了外来侵略者的威胁,他们试图占领我的土地。这激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斗志,他表示"民为我战,谁使死伤",即便是普通百姓也会为了抵抗入侵而英勇战斗。

然而,在这样的战乱中,诗人选择了独自前往岐山的某个地方居住,这一点在"彼岐有岨,我往独处"中得到了体现。最后两句"人莫余追,无思我悲"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心态,诗人不愿被世人的追随打扰,也不会因为个人遭遇而感到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家族传统的坚守和对外来侵略者的抵抗,展现了诗人强烈的个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超然物外的情怀。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琴操十首(其二)猗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形式: 琴操

琴操十首(其七)履霜操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

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

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形式: 琴操

春雪间早梅

梅将雪共春,彩艳不相因。

逐吹能争密,排枝巧妒新。

谁令香满座,独使净无尘。

芳意饶呈瑞,寒光助照人。?珑开已遍,点缀坐来频。

那是俱疑似,须知两逼真。

荧煌初乱眼,浩荡忽迷神。

未许琼华比,从将玉树亲。

先期迎献岁,更伴占兹晨。

愿得长辉映,轻微敢自珍。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听乐怅然自述

万事伤心对管弦,一身含泪向春烟。

黄金用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