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使君萧山祷雨甘泽遽降

谢公一拜敬亭祠,五马旋归下散丝。

不假土龙呈夭矫,自然石燕起参差。

预听禾稼如云语,应有空濛似雾时。

已向为霖报消息,颍川徵诏是前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谢公前来敬拜敬亭祠,骑着五匹马归去,沿途飘落着柳絮。
无需借助土龙来展现姿态,石燕自然地飞舞,高低错落。
仿佛能听见稻谷如云般交谈,也许会有朦胧如雾的时刻。
他已经预告了甘霖的到来,颍川的征召是他即将履行的使命。

注释

谢公:指谢安,东晋名臣。
敬亭祠:古代的一座祠庙。
散丝:柳絮。
土龙:古人祈雨时所造的土塑龙。
夭矫:形容龙或鸟的姿态矫健。
石燕:传说中的石制燕子,象征风雨。
禾稼:泛指农作物。
云语:比喻作物生长的声音。
空濛:形容雾气迷茫。
为霖:指下雨。
徵诏:皇帝的征召令。
前期:预先的安排或预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前往萧山进行求雨祈祷的场景,反映了古人通过祭祀来乞求自然恩赐的信仰与行为。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也表现出作者对于天气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关注。

"谢公一拜敬亭祠,五马旋归下散丝"一句,通过“谢公”这一尊称,表达了对官员的敬意,同时描绘出了仪式结束后官员骑乘着五匹马缓缓返回的情景。"不假土龙呈夭矫,自然石燕起参差"则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无需借助人工装饰,山川天然即是最美的风景线条。

接下来的两句"预听禾稼如云语,应有空濛似雾时"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希望,期盼着雨水的降临能给农作物带来滋润。最后两句"已向为霖报消息,颍川徵诏是前期"则说明了求雨祈祷活动已经产生了效果,天降甘霖,为农事带来了好消息。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农业生产的关怀,展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

蓬莱才子即萧郎,綵服青书卜凤皇。

玉佩定催红粉色,锦衾应惹翠云香。

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梦长。

领取和鸣好风景,石城花月送归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隐者归罗浮

春山杳杳日迟迟,路入云峰白犬随。

两卷素书留贳酒,一柯樵斧坐看棋。

蓬莱道士飞霞履,清远仙人寄好诗。

自此尘寰音信断,山川风月永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经巴丘追感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汎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发,酒肠俱逐洞庭宽。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微茫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

龙骧伐鼓下长川,直济云涛古庙前。

海客敛威惊火旆,天吴收浪避楼船。

阴灵向作南溟主,祀典高齐五岳肩。

从此华夷封域静,潜熏玉烛奉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