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

龙骧伐鼓下长川,直济云涛古庙前。

海客敛威惊火旆,天吴收浪避楼船。

阴灵向作南溟主,祀典高齐五岳肩。

从此华夷封域静,潜熏玉烛奉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巨龙挥舞战鼓渡过宽阔江流,径直驶向云涛翻滚的古庙前
海上的来客因畏惧火旗而收敛威势,水神天吴退让波浪避开大船
阴间的神灵成为南洋的主宰,祭祀规格堪比五岳的崇高
从此之后,中外边界安宁,神圣的烛光默默守护着尧帝的盛世

注释

龙骧:形容巨龙般的战船。
伐鼓:击鼓进军。
长川:宽阔的河流。
云涛:云雾翻滚的波涛。
古庙:古老的庙宇。
海客:海上来的使者或航海者。
火旆:火旗,可能指战争中的旗帜。
天吴:古代中国神话中的水神。
楼船:大型船只,有楼阁装饰。
阴灵:阴间的神灵。
南溟:南方的海洋。
祀典:祭祀仪式。
五岳:中国的五大名山,象征崇高。
华夷:华夏与外族,泛指国内外。
封域:边界地区。
玉烛:比喻圣洁的烛光。
尧年:指尧帝的时代,象征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宗教仪式,可能是道教或佛教的某种祭祀活动。开篇“龙骧伐鼓下长川”设定了宏大而神秘的氛围,龙与鼓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权力和威严,长川则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紧接着,“直济云涛古庙前”进一步渲染出一幅古老庙宇前的壮观景象。

“海客敛威惊火旆”中的“海客”可能指的是来自远方的行者或僧侣,他们在见到这种盛况时不禁收敛了自己的威严,显得有些惊讶。火旆则是古代军队中用来指挥兵力的旗帜,这里可能象征着仪式的庄重。

“天吴收浪避楼船”中的“天吴”可能是指某种神灵或宗教领袖,而收浪则表现出一种控制自然力量的能力,避楼船则是在强调这场仪式的安全与平和。

“阴灵向作南溟主”中,“阴灵”可能是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称呼,而“向作南溟主”则表明了这种力量或尊者的转变成为南方海洋的统治者。

“祀典高齐五岳肩”一句,提到了古代祭祀的礼节,并通过“五岳肩”来强调这种仪式的庄严与崇高。

最后,“从此华夷封域静,潜熏玉烛奉尧年”表达了在这场盛大的宗教活动之后,中华大地上下安宁,而祭祀者则是以虔诚之心向古代圣君尧献上清净之物。整首诗通过对气氛、景象和仪式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宗教庄严感的场景。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哭小女痴儿

平生未省梦熊罴,稚女如花坠晓枝。

条蔓纵横输葛藟,子孙蕃育羡螽斯。

方同王衍钟情切,犹念商瞿有庆迟。

负尔五年恩爱泪,眼中惟有涸泉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哭郴州王使君

银章朱绂照云骢,六换鱼书惠化崇。

瑶树忽倾沧海里,醉乡翻在夜台中。

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曾是绮罗筵上客,一来长恸向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宵民

大雅无忧怨,宵民有爱憎。

鲁侯天不遇,臧氏尔何能。

惨惨心如虺,营营舌似蝇。

谁于销骨地,一鉴玉壶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旅泊

摇落江天里,飘零倚客舟。

短篇才遣闷,小酿不供愁。

沙雨潮痕细,林风月影稠。

书空闲度日,深拥破貂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