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怜尔解临池,渠爷未学诗。
老夫何足似,弊宅倘因之。
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
郗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幽默诙谐的一面。从内容上看,诗人以轻松愉快的笔触,向萧氏甥展示了一种生活的乐趣和对文学创作的态度。
首句“怜尔解临池”,表达的是诗人对萧氏甥才华横溢的赞赏之情。这里,“怜尔”一词用得非常巧妙,既有怜爱之意,又含有诙谐之味。“渠爷未学诗”,则是诗人自谦之辞,表现出一种谦逊态度。
“老夫何足似”继续了这种自谦的语气,而“弊宅倘因之”则表明诗人的居所虽然简陋,但依然可以激发出创作的灵感。
接下来的两句“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水乡图景。这里,“芦笋”和“菱花”都是水生的植物,而“穿”与“罥”则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勃发。这两句既是对诗人居所周围环境的写照,也反映出诗人的艺术观——即便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诗意和美。
最后两句“郗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则是一种警示。这里,“郗公”指的是古代贤人郗疵,他以诚信著称。这两句意味着不要轻易地认为自己可以超越古人的智慧,同时也告诫读者不应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应当追求真实和内在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文学创作态度的自我解嘲,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生活哲学。
不详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
城乌睥睨晓,宫井辘轳声。
方朔金门侍,班姬玉辇迎。
仍闻遣方士,东海访蓬瀛。
双燕初命子,五桃新作花。
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
小小能织绮,时时出浣纱。
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
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
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