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假满

心中久有归田计,身上都无济世才。

长告初从百日满,故乡元约一年回。

马辞辕下头高举,鹤出笼中翅大开。

但拂衣行莫回顾,的无官职趁人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心里早就有了退隐田园的计划,但自己却没有救世的才能。
长假满了百日后我终于辞职,原本约定一年后就要回到家乡。
骏马离开车辕昂首挺胸,如同鹤出笼中展开宽大的翅膀。
只需拂袖而去不要回头,确实没有官职会主动来找我。

注释

心中:内心深处。
久有:很久就有。
归田计:归隐田园的打算。
身上:自身。
都无:都没有。
济世才:拯救世界的才华。
长告:长期请假。
初从:初次实现。
百日满:一百天的假期结束。
故乡:出生或成长的地方。
元约:原本约定。
一年回:一年后回去。
马辞辕下:马离开车辕。
头高举:昂首挺胸。
鹤出笼中:鹤从笼子里出来。
翅大开:翅膀充分展开。
但:只需。
拂衣行:拂袖离去。
莫回顾:不要回头。
的无:的确没有。
官职趁人来:官职不会主动找上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归乡的渴望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心中久有归田计"表达了诗人长期以来就有的退隐田园的愿望,而"身上都无济世才"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没有能够帮助世界、成就一番事业的遗憾感。

"长告初从百日满,故乡元约一年回"中的"百日假满"可能是指某种期限已经到了,而"故乡元约一年回"则是对未来的承诺或计划,表明诗人对归乡有着坚定的决心。

在"马辞辕下头高举,鹤出笼中翅大开"这两句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脱离束缚、获得自由的情景。"但拂衣行莫回顾,的无官职趁人来"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功名和世俗纠葛毫不留恋,一心向往简单纯净的生活。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返璞归真的情怀,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理抒发。白居易以其特有的平易近人之风,表达了普通百姓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功名和世俗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

长告今朝满十旬,从兹萧洒便终身。

老嫌手重抛牙笏,病喜头轻换角巾。

疏傅不朝悬组绶,尚平无累毕婚姻。

人言世事何时了,我是人间事了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百花亭

朱槛在空虚,凉风八月初。

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

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

高亭仍有月,今夜宿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百花亭晚望夜归

百花亭上晚裴回,云影阴晴掩复开。

日色悠扬映山尽,雨声萧飒渡江来。

鬓毛遇病双如雪,心绪逢秋一似灰。

向夜欲归愁未了,满湖明月小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老夫

七八年来游洛都,三分游伴二分无。

风前月下花园里,处处唯残个老夫。

世事劳心非富贵,人间实事是欢娱。

谁能逐我来闲坐,时共酣歌倾一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