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胜

桐花暗澹柳惺愡,池带轻波柳带风。

今日与君临水别,可怜春尽宋亭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淡雅的桐花与柳树惺忪含情,池塘泛着轻微的波纹,柳丝随风轻摆。
今天我与你在水边依依惜别,可怜这春光就要在宋亭中消逝了。

注释

桐花:指梧桐树的花,常用于形容春末的景致,带有淡淡的颜色。
暗澹:黯淡,颜色不鲜艳,这里形容桐花的淡雅色调。
柳惺愡:形容柳树似醒未醒、含情脉脉的样子,‘愡’同‘蒙’,朦胧。
池带:池塘边缘像带子一样。
今日:今天。
君:你,指诗中告别的对象。
临水别:在水边告别,增加离别的情绪色彩。
可怜:可惜,怜悯,这里表达对春光消逝的惋惜。
春尽:春天结束,春光消逝。
宋亭:地名或特指送别的亭子,可能含有历史或文化背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宁静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来表达临别时的愁绪之情。"桐花暗澹柳惺愡"中,“暗澹”形容春天的气氛,如同轻薄的云彩笼罩着大地,而“惺愡”则是形容柳絮飞扬的样子,给人一种恍惚迷离之感。接着“池带轻波柳带风”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意境,水面的轻波和柳絮随风摇曳,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静谧又生动。

诗人的情感在“今日与君临水别”一句中达到了高潮。临水而别,意味着告别的时刻已经到来,而“可怜春尽宋亭中”则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时光的不舍和哀愁。在这里,“宋亭”作为送别的地标,不仅是实景描写,更承载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记忆的珍视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最后美景的捕捉,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去的朋友的依依不舍,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送杜元颖

江上五年同送客,与君长羡北归人。

今朝又送君先去,千里洛阳城里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复梦赴韦令幕

世上于今重检身,吾徒耽酒作狂人。

西曹旧事多持法,慎莫吐他丞相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重赠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