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檎近(其一)双调

高柳春才软,冻梅寒更香。

暮雪助清峭,玉尘散林塘。

那堪飘风递冷,故遣度幕穿窗。似欲料理新妆。

呵手弄丝簧。冷落词赋客,萧索水云乡。

援毫授简,风流犹忆东梁。

望虚檐徐转,回廊未扫,夜长莫惜空酒觞。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

翻译

春天的柳树柔枝轻摆,寒冷的梅花香气更浓。
傍晚的雪花增添了清冷的意境,如玉尘般洒满池塘。
怎能忍受强风吹来的寒意,故意穿过帷幕吹进窗户,仿佛在准备打扮。
呵着手调弄琴瑟,孤独的文人墨客,身处寂寥的水云之乡。
提笔写字,仍怀念往昔东梁的风流岁月。
望着空荡的屋檐,回廊未清扫,夜晚漫长,不妨举杯对月,不吝空酒杯。

注释

高柳:高大的柳树。
冻梅:受冻的梅花。
暮雪:傍晚的雪。
玉尘:比喻雪花。
飘风:疾风。
度幕:穿过帷幕。
新妆:女子的新妆。
呵手:用手呵气取暖。
丝簧:琴瑟等弦乐器。
词赋客:写词作赋的人。
水云乡:形容寂寥的环境。
援毫:提笔。
东梁:可能指代过去的某个地方或时代。
虚檐:空荡的屋檐。
夜长:夜晚漫长。
空酒觞:空酒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临时的景象,高高的柳树在春风中显得柔软轻盈,而经过寒冬的冻梅散发出更加浓郁的香气。傍晚时分,雪花增添了清冷的氛围,如同白色的玉尘洒落在林塘间,更显寂静与雅致。风儿吹过,带来阵阵冷意,穿透窗户,似乎在催促着梅花准备绽放。诗人以女子呵手弄乐器的动作,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活的微妙变化。

对于词赋客来说,这样的季节显得冷落而寂寥,仿佛身处水云之乡,只有风流的记忆留存,唤起对往昔东梁时代的追忆。诗人望着空荡的檐下,廊道上积雪未扫,夜晚漫长,他不介意独自举杯,享受这份静谧的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风格。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红林檎近(其二)双调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渐看低竹翩翻。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

红罗袄.大石秋悲

画烛寻欢去,羸马载愁归。

念取酒东垆,尊罍虽近,采花南浦,蜂蝶须知。

自分袂、天阔鸿稀。空怀梦约心期。楚客忆江蓠。

算宋玉、未必为秋悲。

形式: 词牌: 红罗袄

红窗迥.仙吕

几日来、真个醉。不知道、窗外乱红,已深半指。

花影被风摇碎。拥春酲乍起。

有个人人,生得济楚,来向耳畔,问道今朝醒未。

情性儿、慢腾腾地。恼得人又醉。

形式: 词牌: 红窗迥

西平乐.小石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

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

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

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

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形式: 词牌: 西平乐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