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瓢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翻译

美酒斟满葫芦瓢,淳厚本色相互辉映。
蜗牛壳般的葫芦卷起头部,鹤颈般的长柄抽出显现。
葫芦外表素雅微黄,内心空虚却轻盈坚韧。
难道没有经过雕琢的,贵在它保持了自然的本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自然的生活画面,通过对美酒和瓢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开篇即用鲜明的笔触描绘出美酒与瓢器相得益彰的景象。瓢器是古代农民收集和运送水果、粮食等物品的工具,用它来酌酒,不仅实用,也显得淳朴自然,充满生活的气息。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这两句诗通过对瓢器形态的细致描写,突出了其原始、纯粹的特点。蜗牛在瓢上形成的蜗房,如同自然界赋予瓢的一种装饰,而“堕”字则暗示了瓢器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了一种天然的沧桑感。鹤颈形状的长柄,更增添了一份古朴之美。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这里的“雅色”指的是瓢器那样的质朴无华,而“素而黄”则可能是描述瓢器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由最初的素白逐渐变得微黄,显得更加温润。虚心轻且劲,则是对瓢器结构的赞美,它不仅外观上有其独特之处,在实用性上也同样出众。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原始风格的瓢器的珍视。虽然现代社会可能更追求精致的工艺和装饰,但诗人却认为这些不经雕琢的瓢器,它们保留了最为本真的天性,是最值得珍贵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瓢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原始生活美的欣赏,以及对现代过度装饰和雕琢风格的反思。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咏镜

宝镜如明月,出自秦宫样。

隐起双蟠龙,衔珠俨相向。

常恐君不察,匣中委清量。

积翳掩菱花,虚心蔽尘状。

倘蒙罗袖拂,光生玉台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夜坐

怀哉四壁时,未有五都价。

百金谁见许,斗酒难为贳。

落花生芳春,孤月皎清夜。

复逢利交客,题户遥相谢。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奉和圣制义成校猎喜雪应制

文教资武功,郊畋阅邦政。

不知仁育久,徒看禽兽盛。

夜霰氛埃灭,朝日山川净。

绰仗飞走繁,抨弦筋角劲。

帝射参神道,龙驰合人性。

五豝连一发,百中皆先命。

勇爵均万夫,雄图罗七圣。

星为吉符老,雪作丰年庆。

喜听行猎诗,威神入军令。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

太原俗尚武,高皇初奋庸。

星轩三晋躔,土乐二尧封。

北风遂举鹏,西河亦上龙。

至德起王业,继明赖人雍。

六合启昌期,再兴广圣踪。

传呼大驾来,文物如云从。

连营火百里,纵观人千重。

翠华渡汾水,白日临崒峰。

枌榆恩赏洽,桑梓旧情恭。

往运感不追,清时惜难逢。

诗发尊祖心,颂刊盛德容。

愿君及春事,回舆绥万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