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首夏余云谷自四明来访且录示丙辰年所和永国韵恍然唤起昨梦嗟壮健之不可复得今病废无它问谩书五十六字谢之时病犹未愈

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鞭。

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

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

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六年前我们在禅榻相遇,那时我能力尚能承受鞭策。
接着在烟瘴之地受役使,经历风浪未料竟安然无恙。
怀念旧日仙游时光已远去,如今老朽衰弱,又有谁来怜惜。
现在别再问世间纷扰,只求能在狐丘过上平静的日子。

注释

禅榻:指修行或静思的地方。
六载:六年时间。
驽力:低劣的能力。
鞭:鞭策,比喻激励。
烟瘴:形容恶劣的环境。
形役:身体上的劳役或困苦。
风涛:比喻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仙游:超脱尘世的神仙般的生活。
远:遥远,不再接近。
痿废:衰弱无力。
人间事:世间俗事。
狐丘:地名,这里可能象征隐居之地。
甚年:哪一年,何时。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与旧友重逢后的感慨。"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鞳"表明六年前的偶遇,当时的精力还足以驾御马匹,这里"驽力"指的是年轻时的活力和体力。接下来的"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则描述了岁月流转,身体已受到了时间的摧残,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经历风霜。

诗人随后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和当前衰老无力的哀叹。"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中,"思旧仙游"指的是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而"老躯痿废"则是对现在身体虚弱、不堪重负的描述。这里的"抑谁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衰老状态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诗人表示了对世事的淡然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中,"得正狐丘"可能指的是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是甚年"则是在询问这个地方究竟在哪一年得到的。这里诗人似乎已经放下了对外界事务的关注,而是更加专注于内心的宁静。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比往昔与现今,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荏苒以及衰老无力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连日过滩

一滩才过一滩催,虽若危哉亦壮哉。

白狗甫随狼尾去,黄牛又逐虎头来。

狂澜逐淖几成沸,坠石穿江乱作堆。

堪笑舟人诧春涨,溯流难及顺流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阻风池州界

拟以风斯下,胡然日在兹。

一头聊且避,八面欲何施。

坎有险如此,需于沙待之。

姑陪鹏力厚,万里看南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阻风固城湖

历峡浮江万里归,一湖乃尔尼留之。

由吾天籁偶相值,岂汝川灵敢肆欺。

上水虽饶趋下便,北风会有转南时。

浮生只作无心看,何用咨咨咄咄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陈次贾归以二诗言别和韵送之(其二)

手袖朱弦绿绮琴,身虽湖海调山林。

家园千里归心切,朋友中年别恨深。

国事艰难殚我力,世情巧令听渠任。

海门雁过应相忆,塞上征人正苦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