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拟以风斯下,胡然日在兹。
一头聊且避,八面欲何施。
坎有险如此,需于沙待之。
姑陪鹏力厚,万里看南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无奈与渺小感,开篇即以“拟以风斯下”、“胡然日在兹”表达了对不可抗力之风的顺应和接受。诗人通过“一头聊且避”、“八面欲何施”这两句,表现出一种在强大力量面前的无助与困惑,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生存智慧,即在无法改变环境时选择退让。
接下来的“坎有险如此”、“需于沙待之”则是对风力侵袭的描述和对如何保护自我的一种期待。这里,“坎”指的是水边的高岸,而“沙”可能指的是河堤或沙洲,诗人在强调自然界的险峻与自己的渺小。
最后两句“姑陪鹏力厚”、“万里看南为”则展现了诗人的壮志和远见。尽管面对阻碍,但诗人仍然保持着希望,并以“鹏”(大鸟,比喻英雄或有才能的人)自比,表达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万里看南为”的描绘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力量的描述,以及个人在其中的渺小与抗争,体现了诗人的情怀和哲思。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历峡浮江万里归,一湖乃尔尼留之。
由吾天籁偶相值,岂汝川灵敢肆欺。
上水虽饶趋下便,北风会有转南时。
浮生只作无心看,何用咨咨咄咄为。
手袖朱弦绿绮琴,身虽湖海调山林。
家园千里归心切,朋友中年别恨深。
国事艰难殚我力,世情巧令听渠任。
海门雁过应相忆,塞上征人正苦心。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
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
敢拟王刘曾主客,应嗤瑜逊等舆台。
转头落日阳关外,三叹可人呼不来。
一水横桥碧作弯,两山排闼翠成环。
寺居野色烟光外,春在人情物意间。
点检花稍香浅浅,摩娑苔刻字斑斑。
门前车马空来去,云自无心鸟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