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亭宇跨城端,新苔磴道盘。
风光晴水石,烟景暮林峦。
簿领仍多暇,宾从每尽欢。
何由掉尘鞅,聊问借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如画的亭宇,坐落在城边之上,新长出的苔藓覆盖着蜿蜒曲折的小道。清新的风光、晴朗的水面与古老的石头交相辉映,而远处烟雾缭绕的林间和暮色渐深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人通过“簿领仍多暇,宾从每尽欢”表达了在这般美景中,自己享受着悠闲自得的时光,与友人们一同尽情地享受着每一个欢乐的瞬间。这种生活态度,让人不由得思考为什么要急于放弃这样的安逸宁静,而去追求那些尘世的功名利禄。
最后,“何由掉尘鞅,聊问借阑干”则是诗人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这里的“掉尘鞅”意指放下心中对于尘世纷扰的执着,而“聊问借阑干”则是在询问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不是可以通过倾谈或借助于某种方式来实现这种超脱。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断巘渌溪边,危亭翠壁前。
轩窗谁是客,诗酒自称仙。
远壑春藏雨,长波昼起烟。
吏人休报事,高兴正陶然。
急雨正新霁,林端明晚霞。
松亭临旷绝,竹径入攲斜。
花落留深草,泉生上浅沙。
稚圭贫亦乐,一部奏池蛙。
积雨已逾月,久妨于此行。
云山劳梦想,风日幸晴明。
常爱往来处,尽皆苔藓生。
一壕新草木,强半不知名。
登临平楚外,徙倚夕阳间。
归鸟乱飞叶,暮云凝远山。
行知筋力倦,愁欲鬓毛斑。
坐久成搔首,疏慵好强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