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登临平楚外,徙倚夕阳间。
归鸟乱飞叶,暮云凝远山。
行知筋力倦,愁欲鬓毛斑。
坐久成搔首,疏慵好强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傍晚时分登临一处名为“平楚”的高地,倚坐于夕阳之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的愁思与孤独感。
"归鸟乱飞叶"一句,勾勒出暮色中鸟儿归巢的情景,通过“乱飞”二字传达了一种忙碌而又略显慌乱的氛围。这里的“叶”暗示了秋意渐浓,或许是诗人有意识地营造一种萧瑟的季节感。
"暮云凝远山"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暮色中云气凝聚在远处的山峦之上,形成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这样的景象不仅映照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心境,也烘托出了一个寂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调。
接下来的"行知筋力倦,愁欲鬓毛斑",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体与心灵状态的自省。行走间体会到身心俱疲,内心的忧虑如同外表的衰老(“鬓毛斑”指的是头发斑驳,一般象征着年迈),显露了诗人对自己身心状态的深切感受。
最后两句"坐久成搔首,疏慵好强颜"则是对前述情绪的一种释放。长时间的沉思使得诗人的头部感到不适,需要不时地搔首(即用手抚摸或抓挠头部),而“疏慵好强颜”则表达了一种虽然内心懒散但仍旧努力保持外表坚强的自我调适。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诗人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交融的作品,通过对夕阳、归鸟、暮云等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自身状态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而又不得不面对生命衰老和孤独的深邃情怀。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节物感羁旅,连空生塞阴。
乱鸿寒渚远,群雀晚丛深。
霜重泾滩出,烟高陇树沉。
岁华徒自老,幽愤满登临。
试此望摇落,秋襟成惘然。
客怀伤薄莫,节物感穷边。
断烧侵高垒,微阳入晚川。
年来旧山意,常与雁翩翩。
云山高阁倚危墙,晚意无穷在渺茫。
极望不知云几许,满空惟见雁交相。
与谁把酒邀明月,独自吟诗到夕阳。
因念平台有佳兴,邹生枚叟奉梁王。
曾陪参画从櫜鞬,文雅当时最盛传。
玉挂好风横饮簟,翠漪明月漾吟船。
石渠金马余何者,绿水红莲子尚然。
好养江边鸿渐翼,诏书非久下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