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新月帘栊,清霜楼阁,瑶笺低映琼钗。

几度回身,沉吟未按红牙。

闺中清课浑如许,讶罗浮、近隔窗纱。

只乌丝,界住珍珠,不共横斜。

一枝漫置传花驿,正马蹄香处,尔许韶华。

小试和羹,江乡疏笋清嘉。

青鸾也自无消息,算双栖、除是寒鸦。

待朝来,柳絮因风,重赋尖叉。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由清代诗人陆篯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月夜闺房中的静谧景象。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月光下书写的场景,以及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情。

“新月帘栊,清霜楼阁”,开篇即以新月与清霜渲染出秋夜的清冷与静谧,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瑶笺低映琼钗”则描绘了女子在月光下低头书写的情景,笺纸与钗饰交相辉映,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柔美。

“几度回身,沉吟未按红牙”,通过女子数次转身,犹豫不决的动作,暗示她内心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某人的思念,或许是对于某种决定的犹豫。这里的“红牙”可能指的是乐器,暗示了女子在思考或等待的过程中,内心情感的波动。

“闺中清课浑如许,讶罗浮、近隔窗纱”,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闺房中度过的时间仿佛漫长而寂静,她惊讶于窗外罗浮山似乎近在咫尺,却只能隔着窗纱遥望,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期待。

“只乌丝,界住珍珠,不共横斜”,这一句通过比喻,将女子的思绪比作乌丝(细线)与珍珠,虽然紧密相连,但又无法共同面对横斜的现实,暗喻了女子与心上人之间的距离与障碍。

“一枝漫置传花驿,正马蹄香处,尔许韶华”,此处借用了“传花驿”的典故,比喻女子将自己的思念寄托于远方,如同一枝花被传递到马蹄香处,象征着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期盼。

“小试和羹,江乡疏笋清嘉”,转而描写女子的生活情趣,通过烹饪美食与品尝江乡的疏笋,展现了一种淡泊而优雅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青鸾也自无消息,算双栖、除是寒鸦”,借用神话中的青鸾鸟,表达了女子对情人音讯全无的无奈与失落,只能以寒鸦的双栖作为安慰,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待朝来,柳絮因风,重赋尖叉”,最后以期待的姿态,想象着未来的某一天,当柳絮随风飘扬时,她能再次提笔写下诗句,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也有对生活的品味与追求,充满了古典美的韵味。

收录诗词(1)

陆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女迎春慢.雪美人

衣织冰绡,妆初竟、悄立玉楼琼户。

脉脉新愁旧恨,泪滴斜阳红处。

芳容难驻,怕弱质、不胜风露。

前因曾悟,消得冶情,羞比飞絮。

亭亭独对梅花,无言敛黛,似传心素。

好把聪明忏尽,莫化唐宫鹦鹉。月痕微度。

更冷罥、一身香雾。雅韵天然,恐有隔窗人妒。

形式: 词牌: 玉女迎春慢

绿意.芭蕉簟

朱阑六曲,剪碧痕漾水,清润如玉。

八尺含风,莞蒻都抛,银床书展幽绿。

蛛尘几度殷勤拂,看滑笏、琉璃光熟。

算织成、一片回纹,略胜素心愁束。

犹记纱橱梦醒,雨声听、滴沥吹断还续。

午倦停针,静倚闲眠,雅韵最宜窗北。

怜他人影如秋瘦,怕寒逗、雪肤珠粟。

爱月明、庭院铺来,掩映数竿修竹。

形式: 词牌: 疏影

霜叶飞.题霜林觅句图

万山秋老。西风紧,冷枫红入幽窅。

白云出岫本无心,有寻秋人到。怅千里、江南路杳。

断霞残锦知多少。

正树影翻鸦,更雁带寒声,夕阳斜挂林杪。

相对飞瀑流泉,素怀似洗,一襟诗思清妙。

身如野鹤独飘然,任高歌长啸。

见几处、淡烟衰草,乱蛩啼遍停车道。

待策杖归来,十幅吟笺,休教闲了。

形式: 词牌: 霜叶飞

南浦.水仙

雅称六株衣,见青葱,几簇翠云低绕。

微步欲凌波,湘江静、烟水茫茫人悄。

冰肌玉骨,含情怕向东风笑。

一点芳心杯样浅,着得春愁多少。

小窗净几清幽,伴金猊睡鸭,何须龙脑。

弱质不禁风,环佩冷、争奈暮寒料峭。新妆淡扫。

蛾黄蝶粉天然好。

倩影亭亭明月下,可是广寒飞到。

形式: 词牌: 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