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其三)

三更山吐月,半璧沈沈起。

无言三友欢,夜夜仍会此。

羽毛见秋虫,鲜甲动沙水。

此味世莫知,勿言惊俗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更时分,山中月亮初升的宁静与神秘景象。诗人以“三更山吐月,半璧沈沈起”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吐”和“起”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月亮从山中缓缓升起的过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动态感的画面。

接着,“无言三友欢,夜夜仍会此”一句,将自然界的月亮、山川、夜晚等元素比作“三友”,它们在夜晚相聚,虽无声却充满了和谐与欢愉,暗示了一种超越言语的情感交流和宇宙间的和谐共处。

“羽毛见秋虫,鲜甲动沙水”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细节,通过“秋虫”的活动和“沙水”的波动,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季节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活力。

最后,“此味世莫知,勿言惊俗耳”表达了对这种美好、深邃、难以言喻的自然之美的感慨,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破坏或打扰这种和谐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谐生活以及宇宙间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意境和哲理。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其四)

四更山吐月,纸帐惊虚明。

披衣访黄冠,野渡孤舟横。

束缊旋乞火,犬号惊夜行。

归休勿久娱,霜露满山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其五)

五更山吐月,纤纤犹烛幽。

寸阴惟此夜,敢辞数登楼。

寒砧远随风,鸣蛩亦悲秋。

凭栏独搔首,微吟和渔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王子直

南行几万里,亲旧书亦缺。

谁知倾盖交,乃胜白头节。

去国日已远,凄凉瘴烟窟。

未著绝交书,已叹交游绝。

门前空雀罗,巷语纷鴃舌。

怪君一事无,访我此穷发。

自怜甑生尘,每愧羹屡颉。

何以为子娱,江水清可啜。

男儿重志气,勿使变穷达。

宁甘一瓢乐,耻为五斗折。

火急数相聚,回头君欲别。

一榻当再悬,重来为君设。

形式: 古风

和叔宽赠李方叔

管鲍死已久,交情云雨翻。

平生我知子,窥见墙及肩。

老骥叹伏枥,壮士悲暮年。

百金空鬻技,未分齿发殚。

哀哉兔丝蔓,生理寄所缠。

君看秋风至,扫荡何时安。

谁令三径荒,投老食屡艰。

短绠谩自持,欲引百尺泉。

造物不我私,同彼草木繁。

不求桑榆暖,乃慕松桂寒。

学稼虽可贱,乐志良独难。

当观五鼎食,不异瓢与箪。

卜筑愿俱栖,勿学鸡相连。

作诗置坐右,勉视后者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