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黔阳

君未到黔阳,我忆黔阳路。

黔阳道路入楚云,他日云中会有君。

君今向何处,还望天台树。

天台路绕万重山,白水穿山流日暮。

君归不得住,我归恐君去。

君去鸣琴隔湘烟,飞声直到君王前,呼取调舜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夏鍭所作的《送吴黔阳》诗,以送别友人为主题,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句“君未到黔阳,我忆黔阳路”,诗人并未直接表达离别之情,而是通过“忆”字,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思念与期待交织的场景。黔阳,作为送别的地点,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色彩,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

接着,“黔阳道路入楚云,他日云中会有君”,诗人描绘了一幅辽阔而神秘的画面,黔阳的道路仿佛延伸至云端,预示着友人未来的旅程充满了未知与希望。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地理上的遥远,更蕴含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和祝福。

“君今向何处,还望天台树。天台路绕万重山,白水穿山流日暮。”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旅途的想象,将友人的行踪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天台树、万重山、白水穿山,构成了一幅壮丽而又孤独的图景,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体现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君归不得住,我归恐君去。君去鸣琴隔湘烟,飞声直到君王前,呼取调舜弦。”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担忧,同时又寄予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友人离开时,虽有湘烟阻隔,但其琴声却能穿越时空,直达君王之前,暗示了友人不仅才华横溢,更有远大的抱负和可能的辉煌未来。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4)

夏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陈侍御画竹

铁面郎官扫秋雨,一夜秋声落人耳。

楚歌唱断碧云愁,招得湘灵来笔底。

湘灵倒拔青鸾尾,翠袖拖风湿江水。

水远山长不见人,惟有千年泪痕紫。

形式: 古风

南峰饯别文温州

先生移疾倦宦游,六年家居懒下楼。

分符到门不可阻,欲行尚为乡山留。

柈飧到处笋烂漫,馋腹自诧文湖州。

灵岩昨已纪胜集,南峰未肯饶清幽。

斜阳半岭溢人面,绿云夹树扶山兜。

村翁野衲亦追逐,半路出酒劝且酬。

禽声下上太守醉,直与欧老争遨头。

明朝雁荡洵奇美,但恐簿书山与雠。

不如抱被补一宿,别后岁月其如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烟江叠嶂图为陈推官赋

赵家驸马王晋卿,画笔直与造化争。

宝绘堂开品神妙,烟江叠嶂新图成。

东坡老人发天趣,树摇江色春空晴。

武昌樊口五年住,楚泽放臣同濯缨。

后来乌台入诗案,娇红泣露啼春莺。

两翁富贵春梦破,寓意奚啻鸿毛轻。

后来吴兴王孙规模亦神似,终逊旧本尤精英。

陈侯出佐山水郡,桁杨昼卧莓苔生。

挂之高斋一丈壁,仿佛坐听秋泉声。

陈侯陈侯慎勿卷,还椟或恐飞去难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宿黄龙观

杖藜迢递寻仙源,古祠遥见云中幡。

空林山猿食栗响,深泽野獭衔鱼喧。

道人步出悬厓下,度竹穿松远相讶。

焚香邀入紫芝居,为写黄庭坐清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