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皓月团团照碧天,鳌山灯火不须然。
吾皇恭俭人心乐,自有叹声四海传。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光皎洁、灯火辉煌的景象,表达了对皇帝节俭之风的赞美和人民内心的喜悦。首句“皓月团团照碧天”,以“皓月”象征光明与纯洁,以“碧天”衬托出月色的清冷与高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次句“鳌山灯火不须然”,鳌山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山,此处借指华丽的建筑或节日装饰,暗示即使在如此盛大的场合下,也无需借助灯火来增添光彩,因为皓月已足够明亮,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皇帝节俭美德的颂扬。
后两句“吾皇恭俭人心乐,自有叹声四海传”,直接点明主题,赞美皇帝的恭俭之德给民众带来了快乐,这种美德不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影响到了四海之内的每一个人。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方式,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传达了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忆昔在山日,眠云并枕石。
如今城里居,欲去去不得。
日暖旌旗壮凤城,圣君勤俭古风清。
宝刀不染匈奴血,四海从今自太平。
顺天门外古招提,烂熳春光照锦溪。
物物更无心外法,个中能有几人知。
牵率归来口懒开,婆娑重陟旧猊台。
孤云本是无心物,又被东风拘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