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挽汝南袁君(其二)》由宋代诗人何梦桂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黄金不铸百年身,世变相劘白发亲”以黄金无法铸造人的寿命,引出对世事变迁和时间无情的感慨,同时点明了对逝者白发亲人的哀悼之情。黄金象征着财富与永恒,而“百年身”则代表了生命的有限,两者对比,突显了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主题。
颔联“龙角墓碑生古藓,砥如亭路落缁尘”描绘了墓碑上长满古藓,亭路上积满了缁尘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暗示了逝者与世隔绝,而周围的一切却在不断变化。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象征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消逝。
颈联“明时事业留诸子,前代衣冠见似人”转而赞美逝者在生前的贡献与影响。即使在动荡的时代,逝者仍能留下自己的事业,影响后人,如同前代的衣冠,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成就依然被人铭记。这既是对逝者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后人传承与学习的鼓励。
尾联“得失鸡虫都莫问,故丘抔土是全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得失的超然态度。面对人生的得与失,诗人认为不必过分计较,因为最终归于尘土,一切皆为虚妄。这句诗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即生命的最终归宿是回归自然,达到一种纯粹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缅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