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汝南袁君(其二)

黄金不铸百年身,世变相劘白发亲。

龙角墓碑生古藓,砥如亭路落缁尘。

明时事业留诸子,前代衣冠见似人。

得失鸡虫都莫问,故丘抔土是全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挽汝南袁君(其二)》由宋代诗人何梦桂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黄金不铸百年身,世变相劘白发亲”以黄金无法铸造人的寿命,引出对世事变迁和时间无情的感慨,同时点明了对逝者白发亲人的哀悼之情。黄金象征着财富与永恒,而“百年身”则代表了生命的有限,两者对比,突显了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主题。

颔联“龙角墓碑生古藓,砥如亭路落缁尘”描绘了墓碑上长满古藓,亭路上积满了缁尘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暗示了逝者与世隔绝,而周围的一切却在不断变化。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象征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消逝。

颈联“明时事业留诸子,前代衣冠见似人”转而赞美逝者在生前的贡献与影响。即使在动荡的时代,逝者仍能留下自己的事业,影响后人,如同前代的衣冠,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成就依然被人铭记。这既是对逝者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后人传承与学习的鼓励。

尾联“得失鸡虫都莫问,故丘抔土是全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得失的超然态度。面对人生的得与失,诗人认为不必过分计较,因为最终归于尘土,一切皆为虚妄。这句诗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即生命的最终归宿是回归自然,达到一种纯粹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缅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挽汝南袁君(其三)

桐木山西送落晖,百年耆旧数他谁。

畏途几历青泥险,往事惟馀白发知。

今代衣冠遗此老,前朝簪笏付吾儿。

明朝归葬西邙路,五世哀思百尺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检院吴对山

岝崿山前吊隐君,招魂九些泪沾巾。

风云失势丹心死,天地无情白发新。

西洛衣冠遗一老,东篱诗酒是全人。

盖棺事了应无愧,消得新阡号逸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挽南坡章知县章运使子家则堂志

丰碑二绝照新阡,节义成名得象贤。

善政人能书宰邑,宽恩民尚诵公田。

家翁不负心传印,冢嗣能忘手泽编。

仕学一生行未了,后来好为拂青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邵青溪二章(其一)

尊酒生刍吊旧游,白髭老泪故山秋。

百年勋业黄粱枕,一代文章白玉楼。

豪杰彫零天地老,山河牢落古今愁。

行人不歃青溪水,付与閒翁对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