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凤笙曲》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高台之上,仙侣共聚,以凤笙奏乐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拟人手法,将音乐之美与仙界之境巧妙融合。
“高台夹侍董双成”,开篇即以“高台”为背景,点明了地点的超凡脱俗,而“董双成”则是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借指仙乐的伴奏者,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玉管忝差学凤鸣”,进一步描述了演奏乐器的仙子们,她们虽非真正的凤凰,却能模仿凤凰的鸣叫,以玉管奏出美妙的旋律,展现出音乐的高雅与神圣。
“丛霄吹下几般声”,“丛霄”指的是云霄之上,这里形容音乐如同从云端飘落,充满了变化多端的音色,既有悠扬的旋律,又有激昂的节奏,展现了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几般声,悦仙侣”,音乐不仅悦耳动听,更让仙侣们心旷神怡,享受着这份来自天界的美好。
“奉天孙,邀月姊”,最后两句则将音乐的受众扩展至更广阔的仙界,不仅仙侣为之倾倒,连天孙(天帝之孙)和月姊(月亮女神)也被吸引而来,共同欣赏这美妙绝伦的音乐。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体现了音乐跨越时空的力量,能够触动所有心灵的美好共鸣。
整体而言,《凤笙曲》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音乐艺术在仙界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它跨越凡尘,连接天地的能力,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学思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