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风回地近兮将亦闻乎犬鸡。

信有居者兮,盍亦往而从之。

语何为乎独秦,服何为乎异时。

见何惊兮遌错,貌何野而栖迟。

问何迂兮古昔,听何感而喑噫。

秦崩晋代兮河覆山移,天颠地陷兮何有不知。

上无君兮孰主,下无令兮孰随。

身群居而孰法,子娶嫁而孰媒。

既弃此而不用,何久保而弗离。

岂畏伏于乱世兮,犹鱼潜而鸟栖。

宁知君之为扰兮,不知上之可依。

岂惩薄而过厚兮,遂笃信而忘欺。

将久习以成俗兮,亦耳目之无知。

眷叙言之绸缪,与欢意之依稀。

及情终而礼阕,忽回肠而念归。

更酸颜而惨頞,叹异世之从容。

惜暂遇之偶然,嗟永离而莫同。

舟招招而去岸,帆冉冉以行风。

豁山霭之披袪,赫晓日之曈昽。

惊回舟而返盼,忽径断而溪穷。

目恍惚兮图画,心辀张兮梦中。

何一人之独悟,遂万世之迷踪。

惟天地之茫茫兮,故神怪之或容。

惟昔王之制治兮,恶魑魅之人逢。

逮后世之凌夷兮,固人鬼之争雄。

抑武陵之丽秀兮,故水复而山重。

及崖悬而磴绝,人迹之不到兮,反疑与夫仙通。

君生其地兮,宜神气之所钟。

观颜面之峭峭兮,其秀犹有山水之馀风。

悯斯民之无知兮,久鬼覆而仙蒙。

顾穷探兮远览,究非是之所从。

因高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山水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山环环兮相围”,“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等,都营造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诗中还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世间离合悲欢的深刻体验。如“秦崩晋代兮河覆山移”,“岂畏伏于乱世兮,犹鱼潜而鸟栖”等句,都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感慨。

此外,诗中还包含了对生命意义和宇宙之谜的探索,如“何一人之独悟,遂万世之迷踪”,“惟天地之茫茫兮,故神怪之或容”等句,都表现出诗人对于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情感丰富,是一篇高水平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病起闻说贪山颇有泉石远不能游

一病百志堕,起逢秋物阑。

力弱未胜行,厌闻客言山。

言山多在远,虽近尚莫攀。

拿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

不如无所闻,收心就恬安。

南轩颇扶疏,古木高四观。

不知秋叶疏,但怪朝影斑。

羸躯便偃侧,籍有藁与莞。

仰攀孤云高,卧见飞鸟还。

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

形式: 古风

离高邮答谢朱元弼兼简崔伯易

昔来何悠悠,今去亦泛泛。

岂自果进退,姑且便饮啖。

三代今去辽,士食久已滥。

徒死不为义,可无苟石担。

平生堕百为,且就投铅椠。

束身入世程,开口就人歉。

怒喜有失得,眉睫烦窥瞰。

野鸟或在笼,山猿有终槛。

能安此为命,虽失亦何憾。

予尝勇自明,磨古得前鉴。

抱关贤所容,较猎圣或暂。

庶未负初学,尚为神所监。

予行人之嗟,我笑不为颔。

子独辱所厚,以诗系归缆。

命和始自书,狂言庶非儳。

形式: 古风

酒船

刳木以为舟,盖取诸涣象。

有能为其模,黄金役良匠。

虚中无樯楫,所载惟佳酿。

绣段围华堂,妖姬发清唱。

坐乘欢来时,落日翻红浪。

试问醉乡游,何如江海上。

形式: 古风

陬操

行曷为兮天下,老吾身而不归。

人固舍吾而弗从,吾安得徇人而从之。

昔所闻其是兮,今也见之则非。

嗟若人之弗类,尚何足以与为。

彼天下之皆然,嗟予去此而从谁。

信亦命已矣夫,固行兮而曷疑。

形式: 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