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易居士还云台山

瓢仙昔隐云台山,悬峰侧径常追攀。

又从苍梧泛溟海,穷搜始入罗浮间。

身上木皮常百结,匣里莲花带双玦。

朱门豪贵眼曾经,尘世功名口羞说。

逢予谓是餐霞人,过款南窗动旬月。

伏火常思勾漏砂,烹茶屡忆蛾眉雪。

有时半醉插云烟,代舆员峤当眼前。

神龙跋浪腾玄圃,大鹏举翼凌苍天。

新缣偏掩笼鹅帖,浊酒何须挂杖钱。

抵掌论心方未已,海思江情倏然起。

玉舄朝翔庾岭云,霓衣夜渡贪泉水。

把君衣袂还相怜,看君神气何凛然。

爰居岂乐钟鼓响,麒麟不受珊瑚鞭。

要窥龙汉经浩劫,下视沧海犹桑田。

缑山一别堪惆怅,华表归来又几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易居士还云台山》描绘了一位名叫瓢仙的隐士,他曾在云台山修行,足迹遍布苍梧和罗浮山。易居士身披木皮衣,佩戴莲花饰品,虽然曾被朱门豪贵瞩目,但他不屑于尘世功名。诗人与易居士交往深厚,后者的生活充满仙风道骨,如餐霞、伏火、烹茶,甚至驾驭祥云、凌驾天地。他们畅谈至深,易居士对尘世繁华无动于衷,更向往超越俗世的宁静生活,不愿受世俗束缚。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想象,如“新缣偏掩笼鹅帖”象征高洁,“浊酒何须挂杖钱”表达淡泊,以及“要窥龙汉经浩劫”展现其追求的宏大境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易居士归隐云台山的惋惜与期待,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深深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人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写真张山人孟易

张君少小传家学,粉绘新诗何磊落。

初仿林良画花鸟,近日白描能间作。

精心苦艺谁得知,下笔翩翩气盘礴。

松煤雪茧相映光,势似流云载飞鹤。

移床脱帽当前楹,倏见山姿在丘壑。

荷衣蕙带翻从风,细纹琐襭咸隐锋。

英芝瑶草在阶下,两旁古木皆巃嵷。

向前摩挲始觉异,僧繇醉旭将无同。

尔今技成何所羡,褰裳便欲翔燕甸。

黄金白璧意自轻,凌烟拟为开生面。

曳裾拥彗过王侯,雕盘锦席罗珍羞。

貂裘懒复事游说,白石空歌独饭牛。

人生快意百不忧,鸿冥鹄举君莫留。

鲁人今日轻家丘,余将献赋长杨去,为结鹍鹏万里游。

形式: 古风

答徐山人

东风二月沙尘起,旅邸相逢徐孺子。

敝裘短褐常不完,素发萧萧垂过耳。

往年书记云中城,五侯书币来相迎。

听葭不独知风角,聚米兼能画地形。

拟使阴山无黠虏,坐清沙漠报承明。

纨裤之徒何碌碌,卫青本自兴奴仆。

鹦鹉才高不受羁,汗马功多谁见录。

归来环堵空萧然,万卷丹书徒在腹。

天涯过我情更亲,劝予俛首甘风尘。

高冠大爵世岂乏,何必文章能致身。

我谢君言良太苦,九牛一毛何足数。

丹青本自图岑邓,汗竹谁曾薄巢许。

干旋造化由群公,苏息苍生赖明主。

石田茆屋可盘桓,阁皂罗浮相对看。

缁尘汗衣且归去,秋风落尽青琅玕。

形式: 古风

送邝和仲之郁林

邝君视我同门友,廿载交情最相厚。

下笔翩翩掣凤皇,一代词人尽回首。

少年折桂登皇畿,黄金台上倾珠玑。

直气屡千星象表,赤手欲补山龙衣。

绨袍旅邸无人荐,金马门前稀召见。

起家才得中大夫,出守遥临旧京甸。

摧眉伏谒意所轻,卧治烹鲜徒有名。

推毂不闻思魏尚,催科谁复识阳城。

以兹修途还折翼,世路羊肠堪叹息。

白衣苍狗在须臾,骐骥驽骀同一枥。

嗟君宦拙诚足悲,羡君有才何不宜。

朝廷侧席思化理,苍生引领苏疮痍。

行部倘过勾漏洞,啜古可读罗池碑。

丈夫遭逢信不偶,雌伏雄飞会有时。

我今风尘胡见羁,效颦半额羞蛾眉。

江皋已绿王孙草,烟雨欲折商颜芝。

慈亲倚门待吾归,孤帆破浪杳然去,赠君万里遥相思。

形式: 古风

送罗山甫归金坛

君不见句曲之山横已字,三峰巉岩势相似。

金庭地肺杳莫窥,上盘天文下地理。

前有大,茆君后有杨长史。

膺图受箓称上真,炼石烧丹求不死。

隐居之后琐琐尔,十赉犹存九锡风,清虚不救台城耻。

翰墨长留天地间,琅玕散落烟霞里。

古柏槯残元气裂,龙池可以洗君耳。

华阳幼仙罗山甫,早岁餐芝思脱屣。

风流远蹑二子踪,字艺之工亦其此。

三十无人是知己,黄河之清讵能俟。

前年裹足游帝京,几度悲歌饮燕市。

布衣不得谒公卿,词场唯许交徐李。

翻然更作出塞游,拟树奇功报天子。

风尘蹩躠不可留,剑气谈锋徒碨磥。

上书羞蹈终南径,垂钓空思五湖水。

只今豺虎多啖争,主持正赖周中兴。

君期岁暮探云谷,余亦秋风发广陵。

海鹄沙鸿不可羁,水远山长无尽期。

他时肯觅朱明洞,叩门一访轩辕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