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馀杭法喜寺,寺后绿野堂,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学士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

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

追游慰迟暮,觅句效儿童。

北望苕溪转,遥怜震泽通。

烹鱼得尺素,好在紫髯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我在秋天的原野上徘徊,感受傍晚的凄清和落日余晖。
流水不断地流淌,直到天边,人的思念却无尽无穷。
询问间谍得知秦国的过往,观赏山川领悟大禹的功绩。
稻田里蛤蟆初鸣,老柳树上虫儿爬满,秋意渐浓。
荷叶在风中翻动,露出洁白的背面;莲花被雨水冲刷,红颜褪去。
我借游玩来安慰自己垂暮之年,像孩童般寻找诗句的乐趣。
向北望去,苕溪蜿蜒,遥想那与震泽相通的壮丽景象。
烹饪鱼儿时,意外发现一封书信,那是来自紫髯老翁的问候。

注释

徙倚:徘徊。
秋原:秋天的原野。
凄凉:凄清。
晚照:傍晚的阳光。
不尽:不断。
何穷:无穷无尽。
问谍:询问间谍。
秦过:秦国的历史。
识:领悟。
禹功:大禹的功绩。
稻凉:稻田清凉。
蛤:蛤蟆。
柳老:老柳。
书虫:虫子在树皮上刻字。
翻白:翻动露出白色。
退红:褪去红色。
迟暮:晚年。
觅句:寻找诗句。
苕溪:地名。
震泽:古代湖泊名。
尺素:书信。
紫髯翁:有胡须的老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心境。

诗人在秋日的原上徙倚,感受着晚照中的凄凉气氛。在这广阔无垠的自然风光中,诗人的思绪却远去,不断追问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历史人物秦始皇和大禹的提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伟业成就的赞赏与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描绘了一幅秋景图,生动地表现出季节更迭和生命的轮回。荷花、莲藕等自然元素的运用,使诗意更加丰富。

诗人在此基础上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慰藉之情,以及对知识渊博如孙莘老学士的怀念。最后,通过烹鱼的情景和紫髯翁的形象,诗人展现了自己超脱物外、享受生活乐趣的一面。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苏轼在山水田园诗歌上的造诣。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宿临安净土寺

鸡鸣发馀杭,到寺已亭午。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

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

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

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

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

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

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

昔照熊虎姿,今为猿鸟顾。

废兴何足吊,万古一仰俯。

形式: 古风

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

落日岸葛巾,晚风吹羽扇。

松间野步稳,竹外飞桥转。

神功凿横岭,岩石得巨片。

直渡千人沟,下有微流泫。

冈峦蔚回合,金碧烂明绚。

缅怀异姓王,负担此乡县。

长逢胯下辱,屡乞桑间饭。

谁谓山石顽,识此希世彦。

凛然英气逼,屹起犹耸战。

他年万骑归,父老恣欢宴。

锦绣被原野,金珠散贫贱。

窦融既入朝,吴芮空记面。

荣华坐销歇,阅世如邮传。

惟有长明灯,依然照深殿。

形式: 古风

游径山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

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

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

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

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

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

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

心随叶舟去,梦绕千山碧。

新诗到中路,令我喜折屐。

古来轩冕徒,操舍两悲慄。

数朝辞簪笏,两脚得暂赤。

归来不入府,却走湖上宅。

宠辱吾久忘,宁畏官长诘。

飘然便归去,谁在子思侧。

君能从我游,出郭及未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