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十一)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怀乡之情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与孤独。首句“我行未云远”表明诗人在旅途中,心向往着遥远的地方,但又无奈地“回顾惨风凉”,春天的风虽然和煦,却也带来了一丝凉意,这里的“惨”字用得好,既形容了风,也透露了诗人的情感。

接着,“春燕应节起”与“高飞拂尘梁”交织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燕子随着季节的更迭而活跃起来,它们在屋梁间自由穿梭,似乎是在对比诗人的不自由。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边疆的大雁在长空中悲鸣,仿佛替诗人传递着对远方家园的告别之情。

“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则写出了诗人独处的景象。孤单的水鸟在清澈的池塘边鸣叫,它们不畏寒冷,从夏季到秋季,甚至是秋天的霜冻,都能坚持生活,这与诗人的境遇形成了对比。

末尾“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愁之情。春夜漫长,不仅是时间上的延伸,更是心灵上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难为辞”四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深沉,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以及深切的乡愁。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起来的佳作。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十二首(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十二首(其四)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袅袅松摽崖,婉娈柔童子。

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杂诗十二首(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