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妆慢/西子妆

白浪摇天,青阴涨地,一片野怀幽意。

杨花点点是春心,替风前、万花吹泪。遥岑寸碧。

有谁识、朝来清气。自沈吟、甚流光轻掷,繁华如此。

斜阳外。隐约孤村,隔坞闲门闭。

渔舟何似莫归来,想桃源、路通人世。危桥静倚。

千年事、都消一醉。谩依依,愁落鹃声万里。

形式: 词牌: 西子妆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张炎的《西子妆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开篇“白浪摇天,青阴涨地,一片野怀幽意”写出了壮观而又带有孤寂情调的大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的胸襟与情怀。

接下来的“杨花点点是春心,替风前、万花吹泪”则以杨花比喻春天的到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哀愁之情,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借物寄情,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遥岑寸碧,有谁识、朝来清气”中,“遥岑寸碧”描绘出远处山脉的青翠色彩,而“有谁识、朝来清气”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清新自然之气的独特感受和欣赏,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自沈吟、甚流光轻掷,繁华如此”一句,通过水波荡漾与日光照射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过眼云烟和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

“斜阳外。隐约孤村,隔坞闲门闭”则是对乡村景象的描写,通过斜阳下的宁静与孤寂的村落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渔舟何似莫归来,想桃源、路通人世”中,“渔舟何似莫归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而“想桃源、路通人世”则是对理想中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向往,通过这个传说中的仙境,抒发了对超脱尘世的憧憬。

结尾的“危桥静倚。千年事、都消一醉”表达了诗人面对纷扰复杂的人世间万象,选择了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看待一切,用酒来消愁。

最后,“谩依依,愁落鹃声万里”则是通过连绵不绝的鹃鸟啼叫声,表达了诗人心中所积累的情感和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绝妙好词乃周草窗所集也

花气烘人尚暖,珠光出海犹寒。如今贺老见应难。

解道江南肠断。谩击铜壶浩叹,空存锦瑟谁弹。

庄生蝴蝶梦春还。帘外一声莺唤。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题墨水仙

缥缈波明洛浦,依稀玉立湘皋。独将兰蕙入离骚。

不识山中瑶草。月照英翘楚楚,江空醉魄陶陶。

犹疑颜色尚清高。一笑出门春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作墨水仙寄张伯雨

落落奇花未吐,离离瑶草偏幽。蓬山元是不知秋。

却笑人间春瘦。潇洒寒犀麈尾,玲珑润玉搔头。

半窗晴日水痕收。不怕杜鹃啼后。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河.依绿庄赏荷,分净字韵别本依上有史.元叟三字

花最盛。西湖曾泛烟艇。

闹红深处小秦筝,断桥夜饮。

鸳鸯水宿不知寒,如今翻被惊醒。那时事、都倦省。

阑干来此闲凭。是谁分得半边云,恍疑昼锦。

想当飞燕皱裙时,舞盘微堕珠粉。

软波不剪素练净。碧盈盈、移下秋影。

醉里玉书难认。且脱巾露发,飘然乘兴。

一叶浮香天风冷。

形式: 词牌: 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