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假守是邦所幸今夏雨泽适中高下咸宜客有谓今秋一稔前此数岁未之有也果尔则幸矣因喜而赋丰年之诗

骚人墨客可无诗,正值秋郊刈穫时。

此日三登殊可乐,向来半菽亦堪悲。

家家芋栗儿童喜,处处鸡豚父老期。

负郭有田归去晚,婆娑拙守不劳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文人墨客怎能没有诗,正值秋季田野收获的季节。
今日三次登高十分快乐,以往粗茶淡饭也足以感伤。
家家户户的孩子们欢喜芋头板栗,处处都能见到准备祭祀的鸡猪。
靠近城郭的田地回家已晚,我笨拙地守着田园无需催促。

注释

骚人:文人墨客。
墨客:指文人。
秋郊:秋季的郊野。
刈穫:收割。
殊可乐:非常快乐。
半菽:粗茶淡饭。
儿童喜:孩子们欢喜。
鸡豚:鸡和猪,泛指祭品。
负郭:靠近城郭。
婆娑:笨拙的样子。
拙守:笨拙地守着。
不劳麾:无需催促。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丰收季节的田园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喜悦。首句“骚人墨客可无诗”,暗示丰收为诗人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接着,“正值秋郊刈穫时”描绘出农人们在秋高气爽之际忙碌收割的情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生动画面。

“此日三登殊可乐”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欣喜,登高望远,心中充满欢乐。“向来半菽亦堪悲”,诗人以前的歉收时光与今日丰收形成对比,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乐观。

“家家芋栗儿童喜,处处鸡豚父老期”进一步描绘了乡亲们因丰收而满怀期待和喜悦的场景,儿童欢笑,父老期盼,温馨和谐。最后两句“负郭有田归去晚,婆娑拙守不劳麾”,诗人自谦为拙守田园之人,虽然回家稍迟,但看到丰收的成果,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无需官府催促。

整首诗以丰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起伏,展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以及对百姓生活的深深关怀,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田园情怀。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八日早出洪泽闸泛淮

乾道年中再讲和,当时议者厌干戈。

长淮不管蛟龙怒,巨舰宁容鹅鹳过。

岁晚民方愁道路,天寒我亦困风波。

中流击楫非无志,时运相违奈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初夏凹沼独坐

芳草沿堤长,圆荷出水迟。

倚栏风醒酒,岸帻雨催诗。

鸂鶒巢安在,仙凫舄讵期。

游鱼知我意,吹沫弄清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别后寄主簿

尘埃襞积颜如甲,丹墨纷纶眼有花。

君去何人堪共语,秋来无梦不还家。

飘零酒盏今真止,冷淡诗筒不复誇。

莫使音书成断绝,风前雁字政横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即事(其一)

天末孤鸿远,园荒一径深。

畦蔬供小摘,家酿慰孤斟。

斋日浑无事,春天故作阴。

浚池兼插柳,取次见吾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