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咏贫士七首(其六)

人间利名场,纷纷如转蓬。

卓哉张仲蔚,身窘文则工。

闭户绝交往,相知独刘龚。

清谈夜忘寐,志意欣与同。

道腴有深味,何暇论穷通。

坚此平生好,旦夕期相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和陶诗·咏贫士七首(其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世间名利争夺的浮躁景象,将之比喻为随风飘转的蓬草,暗示世事无常。诗人赞扬张仲蔚虽身处困境,但文章却因此更为精妙,他选择闭门谢客,仅与知己刘龚往来,专注于清谈,夜晚甚至忘记睡眠,精神上与志同道合者共享快乐。诗人强调了对深层道理的追求,认为在这样的境界中,无需过多关注人生的穷达,而应坚守一生的喜好,期待与志趣相投的人长久相伴。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崇尚。

收录诗词(326)

李贤(原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陶诗.咏贫士七首(其七)

昔闻徐孺子,高风擅南州。

岂无倜傥士,邈焉无前俦。

所以陈蕃榻,不肯下凡流。

当时有高识,深为苍生忧。

亦欲回狂澜,斯志竟难酬。

吾生千载后,徒兹慕前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陶诗.咏二疏

二疏昔见机,解绶同归去。

当时富贵者,讵识归田趣。

譬之凤凰乌,千仞见高举。

纷纷道傍人,叹息两贤傅。

能以仁为宅,复以义为路。

赐金亦云多,君储两深顾。

明此代谢理,匪为邀声誉。

行行适桑梓,去去远尘务。

生理不足论,延宾畅情素。

知止斯无殆,明哲当早悟。

幸有旧田庐,非无子孙虑。

后人继高躅,贤名亦同著。

形式: 古风

和陶诗.咏三良

三良昔事君,志期补阙遗。

所以各献忠,殷勤在防微。

眷任日益隆,随君侍燕私。

腹心既已托,谋谟入彤帷。

君恩有如此,臣职胡敢亏。

生死各有命,安能与同归。

古无殉葬礼,斯事诚乖违。

治命弗克遵,霸业何足希。

伤哉黄鸟篇,深为斯人悲。

讽咏未终什,能不泪沾衣。

形式: 古风

和陶诗.咏荆轲

荆轲战国士,志欲摈秦嬴。

适逢燕太子,尊之位上卿。

欲报强秦雠,慷慨赴咸京。

药淬匕首利,怀之乃西行。

临岐惨将别,清吹飘华缨。

忽尔哀筑起,座上悲群英。

涕下不可遏,乃复为羽声。

壮士志激烈,誓死不顾生。

白虹忽贯日,见者心为惊。

挟彼秦舞阳,同取盖世名。

函封督亢图,拜献秦王庭。

利刃揕豪主,愁云压重城。

惜哉事莫济,徒然费经营。

白兹速燕亡,咄嗟何所成。

至今易水歌,徒伤千古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