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歌.庆潭帅兼平寇六月十四

庚金入伏,细推来、明日又还三五。

见说帅垣佳气蔼,天降崧神生甫。

礼乐词章,甲兵韬略,素备文兼武。

称觞华旦,颂声交赞台府。

好是比启元戎,剿除逋寇,不许奸偷侮。

有此奇功高渤海,足慰湖湘生聚。

暂统十连,折冲万里,行即驱残虏。

九重环召,万年永佐天子。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庚金进入伏天,仔细推算,明天又是十五日的开始。
听说帅府气象吉祥,上天赐予崇山峻岭般的神灵,如同诞生了伟大的甫公。
精通礼仪音乐,熟习军事策略,文武兼备。
在庆祝的黎明,赞美之声交织,赞美官署的繁荣。
最好能开启元帅的使命,剿灭逃亡的贼寇,不允许邪恶之人欺侮。
有这样的奇功,如同渤海之滨的壮举,足以安慰湖南湖北的百姓。
暂时统领十连之地,千里之外也能化解冲突,即将驱逐残敌。
九重天宫传召,愿你永远辅佐天子,守护万世基业。

注释

庚金:金属元素,这里可能象征时令或权力。
伏:夏季的伏天。
帅垣:帅府,古代军事或行政机构。
佳气蔼:吉祥的气氛。
崧神:比喻崇高的神灵。
甫:指周公,此处可能象征贤明的领导者。
礼乐词章:礼仪和文学。
甲兵韬略:军事策略。
元戎:主将,统帅。
逋寇:逃亡的贼寇。
奇功:非凡的功绩。
渤海:古代地区名,象征广大的疆域。
湖湘:湖南湖北的合称。
生聚:人民聚集的地方。
十连:古代行政区划名。
折冲万里:指挥若定,能解决千里之外的问题。
九重:古代对天宫的形容,象征皇权。
万年永佐:永远辅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军事上的赫赫战功,展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开篇“庚金入伏,细推来、明日又还三五”从天文历法的角度描写时间的流转,隐喻着战争的紧迫和将领的急切准备。

“见说帅垣佳气蔼,天降崧神生甫”中,“帅垣”指的是军营或将领的辕门,而“佳气蔼”则形容军中的正气充沛,士气高昂。这里通过“天降崧神生甫”的表述,强化了将领得天独厚、具有特殊神圣力量的意象。

接着,“礼乐词章,甲兵韬略,素备文兼武”展示了这位将领不仅武艺高强,更擅长文治,能够运用礼乐和文学来培养士兵,准备战事,这些都是古代军中教育训练的一部分。

“称觞华旦,颂声交赞台府”则描绘了将领在胜利后举杯庆祝的场景,以及士兵们对其领导的赞誉和朝廷对其功绩的褒奖。

“好是比启元戎,剿除逋寇,不许奸偷侮”表达了这位将领继承古代名将之风,消灭边疆上的敌人,以其威望震慑四方,没有让任何不法之徒得以存留。

“有此奇功高渤海,足慰湖湘生聚”则指出这位将领的卓越战绩超越了古代名将,如同高耸入云的渤海山脉一般,让居住在湖湘一带的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暂统十连,折冲万里,行即驱残虏”展示了这位将领统率众多部队,所向披靡,无坚不摧,迅速消灭敌人的能力。

最后,“九重环召,万年永佐天子”则是对这位将领终身效忠皇室的最高赞誉,希望其能够像古代神话中的九重天界一样,长久地辅佐君王,直至万年。

整首诗通过对将领军事生涯和功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其英勇、忠诚和卓越领导才能的高度赞美。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宝妆/新雁过妆楼

一抹弦器,初宴画堂,琵琶人把当头。

髻云腰素,仍占绝风流。

轻拢慢捻,生情艳态,翠眉黛颦,无愁谩似愁。

变新声曲,自成获索,共听一奏梁州。

弹到遍急敲颖,分明似语,争知指面纤柔。

坐中无语,惟断续金虬。

曲终暗会王孙意,转步莲、徐徐卸凤钩。

捧瑶觞,为喜知音,劝佳人、沉醉迟留。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押[尤]韵

红窗迥

富春坊,好景致。两岸尽是、歌姬舞妓。

引调得、上界神仙,把凡心都起。内有丙丁并壬癸。

这两尊神,为你争些口气。

火星道,我待逞些神通,不怕你是水。

形式: 词牌: 红窗迥

红窗迥

河可挽。石可转。那一个愁字,却难驱遣。

眉向酒边暂展。酒后依旧见。枫叶满阶红万片。

待拾来、一一题写教遍。却倩霜风吹卷。

直到沙岛远。

形式: 词牌: 红窗迥

行香子

清要无因,举选艰辛。系书钱、须要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旅中愁,心中闷,部中身。

虽抱文章,苦苦推寻。更休说、谁假谁真。

不如归去,作个齐民。免一回来,一回讨,一回论。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