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又承出郭到贫家,一度分携鬓易华。
自说印书春可寄,独惭阙酒夜难赊。
眠迟古鼎销残火,吟苦寒缸落细花。
羸病不能亲送别,梦魂先立渡头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会宿再送子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和感慨。首句“又承出郭到贫家”描绘了诗人再次出门远行,来到友人家中,显示出友情的深厚。次句“一度分携鬓易华”暗示了岁月匆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后,彼此都已年华老去。
“自说印书春可寄”写友人告知诗人,春天将至时会有书信寄来,传递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然而,“独惭阙酒夜难赊”则流露出诗人因无法提供美酒而感到歉疚,增添了离别的感伤气氛。
“眠迟古鼎销残火,吟苦寒缸落细花”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刻画出诗人难以入眠的离别情绪,以及在寒冷中苦吟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最后两句“羸病不能亲送别,梦魂先立渡头沙”表达了诗人因身体衰弱无法亲自送行的遗憾,只能寄托于梦境,想象自己站在渡口目送友人离去,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展现了宋诗婉约含蓄的特点。
不详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此中非一景,欲状固难名。
江近秋阴早,山多晓气清。
断云分树泊,饥鹤下田行。
别拟深更至,虚空看月明。
或行或坐水边亭,处处春风户不扃。
飞絮伴人衰鬓白,远山学我道衣青。
迢遥更入烟霏去,髣髴如曾梦寐经。
恐是前生林处士,晚年不饮至今醒。
嫌在城中住,全家入翠微。
开松通月过,接竹引泉归。
虑淡头无白,诗清貌不肥。
必无车马至,犹掩向岩扉。
落日栏干与雁平,往来疑有旧英灵。
潮生海口微茫白,麦秀淮南迤逦青。
远贾泊舟趋地利,老僧指瓮说州形。
残风忽送吹营角,声引边愁不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