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寺

寺墙围著碧孱颜,曾是当年海涌山。

尽抱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

剑池草色经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

珍重晋朝吾祖宅,一回来此便忘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寺庙的围墙环绕着青翠的山色,这里曾是海涌山的遗迹。
它把众多秀美的山峰收藏在院内,不让幽深的景色落入凡尘。
剑池边的草色即使寒冬也依然翠绿,石凳上的苔藓自古以来就布满斑驳。
我格外珍视这晋代祖先的府邸,每次来访都仿佛忘记离去。

注释

寺墙:寺庙的围墙。
碧孱颜:青翠的山色。
当年:过去。
海涌山:古代的山名。
好峰:美丽的山峰。
幽景:幽深的景色。
人间:凡尘世界。
剑池:传说中剑客修炼之地。
经冬:整个冬天。
苔花:苔藓上的花斑。
晋朝:中国历史上的晋代。
吾祖宅:祖先的府邸。
忘还:忘记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虎丘寺的参访和内心感受。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

"寺墙围著碧孱颜,曾是当年海涌山。"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寺院四周被青翠的植物环绕,与昔日的雄伟景象形成对照,引人遐思。

"尽抱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 诗人赞美寺院巧妙地将山峰藏于其中,不让外界凡尘打扰这片清净之地。

"剑池草色经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 这两句描写了寺中景物,即便是寒冷的冬季,剑池边的草色依然鲜活,而石座上的苔藓也历经时光的洗礼而色泽斑驳。

最后两句"珍重晋朝吾祖宅,一回来此便忘还。" 表达了诗人对这处古迹的珍惜之情,以及参访后内心的满足和宁静,仿佛找到了精神上的归宿,不愿再离开这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址的尊重与向往,以及个人情感的深沉表达。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滁上谪居(其四)

一日复一日,悠悠任此生。

所悲频谪宦,不是厌专城。

有悔皆因禄,无凶未若耕。

林泉何处好,终卜挂吾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滁上谪居(其一)

迹去金銮殿,官移玉笋班。

才高宁免妒,命薄不如闲。

晓鉴悲华发,春醪慰病颜。

为郎身渐老,自笑不归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滁上谪居(其三)

敢叹我命薄,所嗟吾道消。

谪官淮上老,京信日边遥。

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居然古人事,名迹讵相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滁上谪居(其二)

迹忝词林旧,官为郎署卑。

同群甘鸟兽,苟禄为妻儿。

未有一事立,空惊双鬓衰。

唯怜文集里,添得谪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