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上谪居(其一)

迹去金銮殿,官移玉笋班。

才高宁免妒,命薄不如闲。

晓鉴悲华发,春醪慰病颜。

为郎身渐老,自笑不归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足迹远离了金銮殿,官职变动到了玉笋班。
才华出众怎能避免嫉妒,命运多舛不如选择悠闲。
清晨照镜感叹白发添,春酒慰藉病容愁颜。
为了官职身体逐渐衰老,自己却笑对不再归隐山间。

注释

迹:足迹。
去:离开。
金銮殿:古代宫殿,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官移:官职调动。
玉笋班:古代官员的一种称呼,比喻地位高贵。
才高:才能出众。
宁:岂能,怎能。
免:避免。
妒:嫉妒。
命薄:命运不好,命运坎坷。
不如:不如,宁可。
闲:悠闲,清闲。
晓鉴:清晨照镜子。
悲:感叹。
华发:白发。
春醪:春天的美酒。
病颜:病态的脸色。
为郎:为了做官。
身渐老:身体逐渐衰老。
自笑:自我嘲笑。
不归山:不归隐山林。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贬官去处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荣耀的追忆和现实苦涩的感慨。首句“迹去金銮殿”即点出了诗人曾经在高贵的地位上服务,但现在却远离了那个地方,“金銮”指的是宫禁中的高大建筑,象征着权力和荣耀。紧接着“官移玉笋班”,则是说诗人的官职被调动,到了新的地方任职,“玉笋”在这里可能暗喻新环境的清净与宁静。

第三句“才高宁免妒,命薄不如闲”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但同时也感叹到即便如此,命运却未必如意。这里的“免妒”可能是指别人的嫉妒,而“命薄”则是说自己的命运较薄弱。

第四句“晓鉴悲华发,春醪慰病颜”描绘了诗人在清晨对着镜子,看见自己头发的斑白,不禁感到悲哀。同时,“春醪”可能指的是春天的酒,用来缓解身体的不适和面部因疾病而显得苍白的“病颜”。

最后两句“为郎身渐老,自笑不归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逝、体力日衰的无奈,以及对于不能回归山林隐居生活的苦笑。这里的“为郎”是对自己的谦称,而“不归山”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往和现实的比较,表现了诗人对于失去的荣耀和年华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心态。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滁上谪居(其三)

敢叹我命薄,所嗟吾道消。

谪官淮上老,京信日边遥。

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居然古人事,名迹讵相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滁上谪居(其二)

迹忝词林旧,官为郎署卑。

同群甘鸟兽,苟禄为妻儿。

未有一事立,空惊双鬓衰。

唯怜文集里,添得谪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滁州官舍(其二)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绕城池。

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

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

公馀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滁州官舍(其一)

忽从天上谪人间,知向山州住几年。

俸外不教收果实,公馀多爱入林泉。

朝簪未解虽妨道,宦路无机即是禅。

铃阁悄然私自问,郡斋何异玉堂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