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茂远

苏公堤畔系吟驴,知在垂杨第几株。

学校文章如画饼,朝廷官爵似呼卢。

春吟应欠梅花在,时事曾言楮币无。

惆怅湘湄分袂处,今看细雨长蘼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在苏公堤边拴着吟游诗人的驴,不知它停在垂柳的哪一棵树下。
学校的学问像画出来的饼,朝廷的官职仿佛是随意呼唤的赌具。
春天吟诗似乎缺少了梅花的陪伴,谈论时事曾提及纸币的缺失。
在湘江边分手的地方,如今只见细雨中茂盛的蘼芜草。

注释

苏公堤:指苏东坡建造的杭州西湖的苏堤。
吟驴:指诗人骑的驴,常用来代指诗人自己。
垂杨:河边的柳树。
第几株:不确定的棵数,表示位置。
画饼:比喻空洞无物或难以实现的事物。
呼卢:古代赌博游戏,这里比喻官位的轻易获得。
梅花:象征高洁,此处可能指诗人对友情的怀念。
楮币:古代的纸币。
湘湄:湘江的水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深切感怀。"苏公堤畔系吟驴,知在垂杨第几株"表明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熟悉和关注,如同古代大文学家苏轼一般,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节都能细腻体察。

"学校文章如画饼,朝廷官爵似呼卢"则反映了当时文人的价值观,文章被比喻为美食,官职则如同儿戏,这可能是对当时科举文化和官场现实的一种调侃。

"春吟应欠梅花在,时事曾言楮币无"中,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泊。梅花常象征着高洁和坚守自我,而"楮币"则是古代的一种货币,这里可能暗示社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惆怅湘湄分袂处,今看细雨长蘼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以及面对现实中的细雨和荒凉景象时的心境。"湘湄"常指古代的湘水流域,这里可能是诗人心中某个美好的地方,而"分袂"则有分手离别之意。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观察、思考以及情感的寄托。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寄李伯辉

石楼峰下寄吟身,静掩桑枢琢楚珍。

蘋草青莎招隐士,暮云春树忆诗人。

门无车马多嫌僻,家有图书不似贫。

拟借大鹏揩老眼,何时尊酒得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萧大山兄弟

梅花好处共心期,曾撷天葩寄梦思。

兄弟自为千古计,江湖方诵二萧诗。

贪泉定喜逢廉吏,倭国何因拜老师。

剩拟寻君攀桂树,路遥谁肯借驴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雪蓬姚使君

湘鳞六六寄相思,疏柳新蝉想别时。

今夜各听三楚雁,秋风又老一年诗。

梅花且补离骚阙,薏苡应为史笔知。

剪竹疑峰新制笛,待冲霜月访桓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楼居朱漕

住近江心古寺边,幅巾应伴浙僧閒。

官衔自管金陵观,冠业多依雁宕山。

出处要留青史看,功名且逐白云还。

殷勤为祝楼居月,好照横舟漱碧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