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萧大山兄弟

梅花好处共心期,曾撷天葩寄梦思。

兄弟自为千古计,江湖方诵二萧诗。

贪泉定喜逢廉吏,倭国何因拜老师。

剩拟寻君攀桂树,路遥谁肯借驴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梅花的美好期待着心灵相契,曾经摘取天上的花儿寄托梦境思念。
兄弟们自然为千秋大业谋划,世间流传着他们吟咏二萧的诗篇。
贪婪的泉水必定欢迎廉洁的官吏,为何倭国之人会向你行师礼?
我计划寻找你去攀折桂花树,但路途遥远,谁愿意借我一头驴子骑行呢?

注释

好处:美好的品质或关系。
心期:心灵的期待或默契。
天葩:天上的花朵,比喻稀世之物或高尚的品质。
梦思:梦境中的思念或理想。
千古计:长远的打算或历史性的规划。
二萧诗:指兄弟二人(萧)的诗歌,可能具有盛名。
贪泉:传说中使人产生贪婪欲望的泉水。
廉吏:廉洁的官员。
倭国: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称呼。
老师:这里可能指尊敬的人物,如导师或榜样。
攀桂树:象征科举考试及第,因为古人认为月中有桂树,状元郎可以折桂。
路遥:形容路途遥远。
驴骑:古代常用的交通工具,借驴代步表示困难或寻求帮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寄萧大山兄弟》。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梅花好处共心期" 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包含了与兄弟共同的情感寄托。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兄弟间纯洁情谊的珍视。

"曾撷天葩寄梦思" 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曾经摘下天上的花朵(这里的“天葩”可能是虚指,代表着某种高远或理想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梦想和思考。这种行为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更高境界的情操。

"兄弟自为千古计" 这句话强调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认为这份情谊是历经千古而不衰的重要筹划。这表明诗人对于兄弟关系有着极其重视和珍贵的态度。

"江湖方诵二萧诗" 这里提到的“江湖”可能指的是广阔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二萧"则是古代音乐家名,诗中提到“二萧诗”,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古代音乐那样流传于世,被人们广泛诵读。

"贪泉定喜逢廉吏"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正直官员的赞赏之情,“贪泉”可能是指那些清廉公正的泉水,象征着清白无私的品质。"定喜"则表达了一种确定的愉悦感受,即遇到这样的好官吏,心中充满了欢喜。

"倭国何因拜老师" 这句话可能是在提及某个历史事件或者传说中的情节,其中“倭国”是古代对外来民族或地区的称呼。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尊师重道的情怀,虽然具体所指不明,但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崇敬之心。

"剩拟寻君攀桂树" 这句话中的“剩拟”意味着余留的心思和计划,“寻君”则是寻找亲朋好友的意愿。这里提到的“攀桂树”可能隐喻了对朋友的仰望和追求,桂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尊贵。

"路遥谁肯借驴骑" 最后一句则是一种无奈之情的抒发。诗人面对远离的道路和寻找亲友的艰难,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能有人愿意借给他一匹驴子以助其一臂之力,但这却又是那么不容易实现。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深情和理想,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寄雪蓬姚使君

湘鳞六六寄相思,疏柳新蝉想别时。

今夜各听三楚雁,秋风又老一年诗。

梅花且补离骚阙,薏苡应为史笔知。

剪竹疑峰新制笛,待冲霜月访桓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楼居朱漕

住近江心古寺边,幅巾应伴浙僧閒。

官衔自管金陵观,冠业多依雁宕山。

出处要留青史看,功名且逐白云还。

殷勤为祝楼居月,好照横舟漱碧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戴石屏

曾到元郎吟处吟,雪蓬烟艇欠相寻。

凤鸣道国空诗句,雁到衡峰只信音。

拾橡祠边寒听雨,纫兰院里夜分衾。

蹇驴倘遂黄花约,鸦觜敲烟共掘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常宁道中怀许介之

雨过池塘路未乾,人家桑柘带春寒。

野巫竖石为神像,稚子搓泥作药丸。

柳下两姝争饷路,花边一犬吠征鞍。

行吟不得东溪听,借砚村庐自写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