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无以为资士论惜之为赋三章聊志遗思(其一)

两袖翩翩拂海烟,清风曾达圣人前。

时逢庚癸无歌雁,政减征求有翼蝉。

奏牍忽当投杼事,束装还欠买舟钱。

君归更作遴名客,九华山头结何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方先生的人物,通过其生活境遇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困境与坚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两袖翩翩拂海烟”、“清风曾达圣人前”等,既描绘了方先生的高洁形象,又暗示了他与权力阶层的微妙关系。

“时逢庚癸无歌雁,政减征求有翼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了政治环境的变迁,以及方先生在不同政治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其中,“无歌雁”可能象征着失去往日的荣光或支持,“有翼蝉”则可能代表了在政治变动中寻求生存之道的艰难。

“奏牍忽当投杼事,束装还欠买舟钱”,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方先生在政治生涯中的无奈与困顿。投杼事典出自《左传》,比喻因小人进谗而被君主疏远;束装买舟的钱,可能指的是离开官场或流亡所需的费用,反映了方先生在政治斗争中的经济压力和无奈。

最后,“君归更作遴名客,九华山头结何缘”,表达了对方先生未来命运的关切与疑问,同时也暗示了方先生可能选择隐退或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寄托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方先生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映了明代社会中知识分子在政治风云变幻中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对于理想与现实、荣誉与贫困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无以为资士论惜之为赋三章聊志遗思(其二)

劳苦天涯只自知,周南留滞岂胜悲。

八千里外神君垒,咫尺碑中幼妇辞。

去国勿惭成子母,归家犹幸引孙儿。

鲤庭十载今朝合,不是门闾独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无以为资士论惜之为赋三章聊志遗思(其三)

叶落青梧玉露生,可堪仙吏曳裾行。

百年多事伤心泪,半夜孤舟独语情。

华发只因劳抚字,壮猷何以报承明。

遗家清白真丹诀,不让丝纶五色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别驾魏春寰致政还莆

十载论心意气高,驰驱蜀道佩虔刀。

天涯羁客伤多事,海上思家叹独劳。

四五凤毛饶玉树,三千鹤发啖蟠桃。

清朝诏问壶山隐,十渐何辞解竭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人日送詹养吉之北流

数年暌异故人情,弹铗遥闻白雪声。

双舄北来归凤渚,片帆西去过羊城。

参差桂树当霄耸,灿烂桃花夹道生。

人日正堪仙吏往,随车甘雨莫辞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