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散策北岗路,牛羊归径深。
水穷人小立,山静客微吟。
点点稻花雨,团团榕叶阴。
田翁罢争席,明日共幽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远的山村秋景。开篇“散策北岗路,牛羊归径深”两句,通过行走在北岗的小路和归来的牛羊,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自然环境。接下来的“水穷人小立,山静客微吟”则是诗人停留在一处偏僻的水边,感受着山的沉静与自己的心境,在轻声低吟之中寻找内心的平和。
“点点稻花雨,团团榕叶阴”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特有的稻花如细雨般飘落,以及榕树叶子的浓密,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摹,也暗示了一种生活的纯净与安宁。
最后,“田翁罢争席,明日共幽寻”则表达了诗人与田间老翁相约第二天一同去探寻那些偏远幽静之地的愿望。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珍视。
整体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平凡生活的赞美。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意境的营造,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追求。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隐几北窗静,柏烟生鼎迟。
雨焦寒入座,风竹暗侵篱。
贝叶谈无相,桃花现不疑。
叩床呼稚子,怜到暮钟时。
十月水西寺,兴穷还为留。
净坊深闭雨,虚阁暗藏秋。
妄尽霜中叶,身闲水上鸥。
知几伤太白,五月念貂裘。
相逢华发两星星,旧事邯郸一梦惊。
舌底雌黄谙世味,眼中青白见交情。
馀杯更觅论文具,好树休啼唤客声。
后夜扁舟苕霅路,半轮寒月一溪横。
盛世英才偶未逢,寄身无地转如蓬。
诗亲东野穷尤壮,赋拟相如老更工。
雕鹗不飞行奋迅,璠玙未献要磨砻。
会须自要唐衢荐,谁与吹嘘借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