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商也哀未忘,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馀悲不敢留。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沟。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孔子对颜回的怀念仍未消散,时光却已悄然进入秋天。
虽然琴声还未调和出和谐,但心中的悲伤不敢再停留。
更何况这是韵文,还未达到铭刻在金石的地步。
王羲之有五个儿子,他们在孩提时代就才华横溢。
我家有两个许氏兄弟,他们提笔作诗从未停歇。
你说自己不会写诗,这话恐怕难以让人相信。
千钟美酒如同尧帝的赏赐,百壶佳酿足以堆成小山丘。
陶渊明的才情实在有限,应当以大杯畅饮来提升。
酒中哪里会有失落,只有醉后才能忘记世间烦忧。
明天我将罚他们两个,已经洗净了饮酒的玉杯。

注释

哀:怀念。
忽已秋:时光飞逝,已到秋季。
调:调和音律。
韵语:有韵律的诗歌。
金石流:流传千古的佳作。
总角:儿童时期。
二许:指许氏兄弟。
斯:这。
陋:不足,鄙陋。
大白:大杯,古人饮酒器。
鸥:水鸟,这里指海鸥。
玉舟:古代饮酒用的玉制杯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它通过对友人赵景贶和欧阳修两位诗人的诗风继承与发展,以及自己对酒的态度进行了表达。

商也是哀未忘,岁月忽已秋。这里作者提到“商”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而“哀未忘”则表现出一种历史感和怀旧情怀。接着,“岁月忽已秋”则描绘了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

祥琴虽未调,馀悲不敢留。作者提到自己的琴尚未调好,但内心的忧伤却难以抑制。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艺术追求之间的矛盾。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这里“矧”字有切割、分离之意,“韵语”指的是文学语言,“未入金石流”则形容诗歌还没有达到经典、不朽的境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价值的自谦和认识。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沟。这里“羲之”可能指的是古代圣人黄帝或伏羲,而“生五子”则是比喻多才多艺,“总角出银沟”形容诗文如同珍贵的金属流淌。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作者自称家中有文学传统,“二许”可能指的是先辈或兄弟等在文学上的成就,而“下笔两不休”则表达了对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决心。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这里作者引用古代圣王尧、禹(丘)用酒来治理天下的典故,通过“千钟”、“百榼”形容酒量之多,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陶士衡可能是作者对某位诗人的雅号或别称,“陋矣”有谦逊之意,而“当以大白浮”则形容其诗文如同清澈的酒,能够在文学海洋中自如漂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这最后几句通过对饮酒和醉酒后的态度进行了描绘,“酒中那有失”表达了一种豁然的生活态度;“醉则不惊鸥”则形容醉酒时的从容自如,不为外界干扰。最后两句则可能是对某个故事或历史事件的隐喻,通过“罚二子”、“洗玉舟”来表达一种清醒和纯洁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在文学上的自信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历史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叔弼云,履常不饮,故不作诗,劝履常饮

我本畏酒人,临觞未尝诉。

平生坐诗穷,得句忍不吐。

吐酒茹好诗,肝胃生滓污。

用此较得丧,天岂不足付。

吾侪非二物,岁月谁与度。

悄然得长愁,为计已大误。

二欧非无诗,恨子不饮故。

强为釂一酌,将非作愁具。

成言如皎日,援笔当自赋。

他年五君咏,山、王一时数。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其一)

公退清闲如致仕,酒馀欢适似还乡。

不妨更有安心病,卧看萦帘一炷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其二)

心有何求遣病安,年来古井不生澜。

祗愁戏瓦闲童子,却作泠泠一水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其三)

小阁低窗卧宴温,了然非默亦非言。

维摩示病吾真病,谁识东坡不二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