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其三)

小阁低窗卧宴温,了然非默亦非言。

维摩示病吾真病,谁识东坡不二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在小小的阁楼低矮的窗户边,我静静地躺着享受温暖
这种境界既非沉默,也非言语所能表达

注释

小阁:小型的阁楼。
低窗:窗户位置较低。
卧宴温:躺着享受温暖。
了然:清晰明白。
非默亦非言:不是沉默,也不是言语。
维摩示病:维摩诘(佛教人物)以示病的方式。
吾真病:我真正体验到的病痛。
谁识:谁能理解。
东坡:苏轼(东坡居士)。
不二门:佛教中表示最高智慧的境界,无二无别。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臂痛谒告》,其中第三首绝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卧病在床的情景,表达了心中的沉思和对生活态度的体悟。

"小阁低窗卧宴温"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小阁指的是简洁的房间或书房,低窗则营造出一种隐蔽而宁静的氛围。卧宴温意味着诗人在这个空间里享受着温暖和闲暇。

"了然非默亦非言"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语言的理解和感悟,了然指的是心中的明了和通透,而“非默亦非言”则说明这种理解既不能仅通过沉默来表达,也不是简单的话语可以概括。

"维摩示病吾真病" 这里引用了佛教经典中的一段故事,维摩诘伽(维摩诘)是一位以智慧著称的菩萨,他曾示现病相来试探众生的真假。诗人借此暗示自己的病痛并非表象,而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谁识东坡不二门" 这句话中,东坡乃苏轼的别号,不二门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品行端正,无需再次审视;另一方面,也可解作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和坚守原则。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苏轼在病中所体悟到的生活哲学,同时也反映出他作为一个文人的自我修养与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

我昔在东武,吏方谨新书。

斋空不知春,客至先愁予。

采杞聊自诳,食菊不敢馀。

岁月今几何,齿发日向疏。

幸此一郡老,依然十年初。

梦饮本来空,真饱竟亦虚。

尚有赤脚婢,能烹赪尾鱼。

心知皆梦耳,慎勿歌归欤。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景贶、履常屡有诗,督叔弼、季默倡和,已许诺矣,复以此句挑之

君家文律冠西京,旋筑诗坛按酒兵。

袖手莫轻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

明朝郑伯降谁受,昨夜条侯壁已惊。

从此醉翁天下乐,还应一举百觞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月长老

天形倚一笠,地水转两轮。

五伯之所运,毫端栖一尘。

功名半幅纸,儿女浪苦辛。

子有折足铛,中容五合陈。

十年此中过,却是英特人。

延我地炉坐,语软意甚真。

白灰如积雪,中有红麒麟。

勿触红麒麟,作灰维那瞋。

拱手但默坐,墙壁徒谆谆。

今宵恨客多,污子白氎巾。

后夜当独来,不须主与宾。

薄团坐纸帐,自要观我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次韵答钱穆父,穆父以仆得汝阴,用杭越酬唱韵作诗见寄

大耿疲劳已离群,小冯慈爱且当门。

玉堂不著扶犁手,霜鬓偏宜画鹿轓。

豪杰虽无两王继,风流犹有二欧存。

清诗已入新歌舞,要使邦人识雅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